股市教父

第34章 志冲云天

金山自从应招归国,就立下了雄心壮志,一定要把亿邦打造成为中国第一的证券公司。亿邦取得营业执照和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后,金山被任命为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同时,由于亿邦证券公司是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起人兼会员,而金山的资历无人能敌,因此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聘任金山出任常务理事。金山还被刚刚成立的中国证券业协会聘任为常务理事。

短短几年时间,金山率领的亿邦证券深得上海市证券主管部门青睐,大权在握,声名远播。金山就像一个马力十足的火车头,驶入中国改革开放的快车道,带领着亿邦证券在这条全新的道路上狂奔。

亿邦证券和经发证券在同一年成立,只是亿邦证券公司注册资本只有区区3500万元。然而在它成立后的短短六年的时间就发展成资产规模上百亿元的综合性证券公司,这是金山留给中国证券业的一大奇迹,人们至今仍记得这一串令人瞠目的闪耀着光芒的业绩:

亿邦证券成立不到两个月,争取到为意大利国民劳动银行新加坡分行在伦敦发行欧洲日元债券的承销商,成为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从事同类业务的第一家证券公司;

1992年,亿邦证券与中创公司及香港长江实业集团联手,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大众国际”51%的股权,开创了国内证券公司第一次在香港收购上市公司的先河;

1993年,亿邦证券在首批券商信用评级中成为唯一获得国内最高信用等级“AAA”级的证券公司;

1994年全年,亿邦证券A股交易量占上交所总成交量的22%,B股占比更高达50%,在上交所会员中首屈一指。当年上市的上海12只B股中有8只是由亿邦证券担任主承销商。而此时的经发证券,在B股业务上才刚刚起步,难以望其项背。

金山发现,在这个新兴的市场上,可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中国的证券市场规模还很小,相应的法律法规也不健全,有些地方的监管根本就是一片空白。金山敏锐地意识到,这正是施展自己的雄才大略、一显身手的大好时机。这不像在美国或是欧洲那种成熟的金融、证券、资本市场上,你一举手一投足,都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法律法规的羁绊,让你完全没有空间施展拳脚。成熟市场上的违法成本太高,以至于几乎没有人敢明目张胆地碰撞法律红线。在那种市场上要想获得超额利润,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开展“金融创新”,因为只有金融创新业务才会在多如牛毛的法律法规之中,找到一条通往暴利的缝隙。

在中国,根本就用不着费那种脑筋。任何你想做的事情,你做就是了,先不用管它法律不法律。一般情况下,即使有法律禁止,你做了,也是民不举官不究,更何况那些根本就没有法律管辖的地带,或者是法律覆盖的边缘地带,打“擦边球”的感觉真是好极了。就算是有人举报你违法了,而且法律也认定你有违法或犯罪的行为,但在定罪量刑上也极具弹性,有非常大的操作空间,只要不被杀头,你即使把天捅下来,也可以不用坐穿牢底,上面有人罩着,外面有人打点,很快就能出来,走走过场而已。只要有人,一切都能成为可能。这正好应了那个年代的人们都熟知的一句话:“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只要有了人,一切人间奇迹都可以造出来。”金山把它应用在金融、证券市场操作中,屡试不爽。

伟人就是伟人,真正是一句顶一万句啊!只不过这里的“有人”,是指那些有权的人、有钱的人,而不是普通的平头百姓,普通老百姓只配称为“民”,千百年留传下来的习惯,现在尽管不再这样称呼,但实质并没有多少改变。金山回国6年,从开始对这些略知一二但不屑一顾,再到见惯不怪,直到最后深谙这套潜规则、利用这套潜规则,其间经历了不少的心理挣扎,走过了一段不短的曲曲折折的心路历程。

亿邦证券公司筹建完成后,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还没有成立。金山根据国外经验,敏锐地意识到,股份制改革,如果没有一个股票交易市场,这场改革注定要失败。金山为此向上海市委、市政府建议,尽快鼓动国务院在上海设立一家证券交易所。美国有七家证券交易所,交易量巨大,吸引了全球40%的有价证券交易,大量资本的流入,才导致了美国经济长盛不衰。很快,上海市委、市政府就接受了金山的建议,大大加快了申请设立证券交易所的步伐。在筹组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过程中,金山力主由亿邦控股,但由于需要平衡多方面的力量,金山的这个愿望并未实现,然而亿邦最终也在交易所拿到了较大份额的出资,这为金山顺利进入证券交易所担任常务理事奠定了法律和经济的基础,也为今后金山的大规模证券投资活动搭建了一个非常有利的平台,这种平台是其他公司梦寐以求而不能得的。

由于没有证券交易所,国库券和股票的交易都是在私下进行的。当时已经形成了上海、深圳、成都、武汉、沈阳、哈尔滨等几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国库券和股票地摊交易市场。在亿邦参与之前,基本上以个人交易居多。当时有些国有信托投资机构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但不耻于或不屑于去做这种偷鸡摸狗、鸡零狗碎的买卖,因此亿邦在地摊市场上拔得了头筹,收益颇丰。而且,由于都是以个人名义操作的,因此一直不太为外界关注。

金山随后发现,此前的许多公司发行股票都是自办发行,由于拟设公司一般知名度都不高,影响力在本省或本市之外非常小,因此股票发行风险较大,常常有募集资金达不到法定要求而无法顺利注册的事情发生。这在国外成熟市场看来是一件非常幼稚可笑的事情。国外的证券发行全部是通过投资银行也就是中国称之为证券公司或信托投资公司之类的机构代办的,一个拟设股份制公司欲通过募集方式设立,就必须对外公开发行股票,整个发行过程全部交由投资银行操作。投资银行有大量的人脉关系和营销渠道,一般情况下,很容易就能将股票销售出去。这种效率,不是一般的股份公司能做得到的。金山觉得这里面大有商机。在金山的主持下,亿邦证券公司设立了全中国第一家投资银行部,专司股票承销业务。亿邦的股票承销业务在证券交易所设立后的前两三年时间里,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个别年份曾一度占到全国股票承销总额的60%。

金山还发现:受股票市场发展速度的制约,仅仅依赖股票承销业务不足以养活一家超级证券公司;股票经纪业务受交易量的制约,也不足以支撑起一家大型证券公司的开销,更谈不上赢利了。金山研究发现,中国的法律并没有限制证券公司炒作股票,而在新兴市场上,二级市场潜藏着巨大的机会。都说风险与收益并存,可在经历过华尔街洗礼的金山眼里,对大资金而言,新兴市场上风险与收益是绝对不对等的,只要有胆量,收益将会远远大于风险,只有在那种非常发达和成熟的证券市场上,风险和收益才基本趋于平衡。于是金山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设立起了自营业务部,专司公司的二级市场自营业务。不仅经营股票,而且经营国库券,因为当时国库券的地区差异也非常大,跨市套利早在华尔街上就操作过,这对金山可是驾轻就熟的事情,尽管当时绝大多数证券公司还都懵懵懂懂、浑浑噩噩。在金山的直接指挥下,亿邦证券公司的二级市场业务曾经一度占到全国国库券业务总份额的40%。

那几年,可真是亿邦的黄金时期,亿邦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名声大噪,似乎上海滩上除了亿邦,就不再有其他证券公司了。亿邦因为规模和业绩,1991年、1992年、1993年连续三年被美国、英国的权威机构评定为中国第一大证券公司。

亿邦证券使金山一举成名。

1993年年初,金山随同上海市和交易所联合组织的证券业观摩考察团赴美考察观摩,期间应美国CNN广播电视公司邀请,作为中国证券界第一人,到CNN总部直播中心用英语向全球介绍上海证券市场,介绍上海的也是中国的将来也将会是世界的亿邦证券。金山喊出了“亿邦证券,证券王国”的口号,在全世界面前夸下海口,发誓要将亿邦打造成为中国的野村、美林、摩根士丹利、高盛,在公元2000年跻身世界十大券商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