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侯

20、第二十章

第二十章

魏太守严令之下, 魏悦率兵在郡内清缴,藏匿在云中诸县的恶徒无从隐匿, 尽数落网。

在清缴过程中,救出被掠的童子女郎近两百人, 抓捕同罪边民五十余人。更在一口深井内发现数具尸骨,都是被贼人掠来后害死的孩童, 惨状触目惊心。

边军对掠买人口之事深恶痛绝, 秉持宁可抓错不可放过的原则,云中郡内的匪徒、闲汉都被归入清扫之列, 有一个算一个,全被绳索捆上带往城内。无罪当日便可释放,要是有罪, 哪怕仅是牵扯上一点, 就休想轻易脱身。

期间还发现数名形迹可疑的商贾,细查竟是匈奴的探子!

其祖上随韩王信叛汉, 投降了匈奴。韩王信的儿孙归汉, 他们却没有跟随, 而是留在草原,随匈奴一同南下劫掠。更借商贾身份为掩护, 为匈奴刺探情报。

之前一直很顺利, 哪怕边郡有过一次抓捕行动,因为他们早有防备,生意不涉及大量铜钱,全都平安过关。万万没料到, 这次阴沟里翻船,因为一伙掠卖-人口的恶徒被边军盯上,全部抓入官寺,一顿严-刑-拷-打之后,录口供的竹简装了整整五箱。

以他们做下恶事,除非有奇迹发生,否则,等着他们的只有死路一条。

此外,还有数名被官寺通缉、一直未能抓到的逃犯,都在此次落网。

一个也是抓,一群也是抓,反正都是清除恶徒贼盗,边军干脆放开手脚,一场对人贩子的抓捕行动,直接扩大为遍及全郡的打-黑-除恶行动。

有狡猾的匪徒叫嚷着无罪,当即被一鞭子抽在身上。再叫再抽,一直抽到叫不出来为止。

汉初倡导无为而治,不代表法律不严。

这些闲汉平日里不事生产,游荡乡里,偷鸡摸狗的事情没少干,结伙为盗都曾发生,着实为人所恶。这次被一并抓捕,很少有人为其求情,多数边民都在拍手称快。

“早就该抓!”

“该让他们知道厉害!”

轰轰烈烈的抓捕行动持续三日。

藏在云中城内的商队察觉不妙,立刻就想逃走。奈何城门早已经封锁,有边军严格排查,他们早在太守府挂号,刚露面就被抓,一个都没能跑掉。

“我等是正经商人,为何不能出……”

不等商人把话说完,就被一刀鞘拍在脸上。脸颊立刻变得红肿,吐出一口血沫,后槽牙都开始松动。

“正经商人?我呸!”

王伍长冷笑一声,一把掰断领队递上的竹简,当场将其踹倒在地。觉得不解恨,大脚踩住对方脖颈,狠狠碾压两下,怒道:“贼子,若非太守下令要捉拿审问,某即刻取你狗头,将你剁成肉糜!绑起来!”

士卒们群拥而上,将商队众人包围起来。但凡是敢反抗,全部挨了刀鞘。妇人也被拽下大车,狠狠掼在地上,一个个捆在一起。

“查他们的车!”

王伍长亲自动手,将捆扎货物的粗绳砍断,货物全部搬开。只是搜遍箱笼,也没找到任何证据。

商队众人坐在地上,趁机开始叫嚷“冤枉”。

“闭嘴!”

王伍长又挥了一下刀鞘,砸掉带头之人的门牙。见了血,这些人才变得收敛,不敢再继续乱叫。

丢开货物,王伍长的视线转向大车。

绕着边缘走过,视线定在比寻常厚出许多的车板上。弯下腰,手在上面敲了敲,侧耳细听,当即脸色一变。

“伍长?”

“把车板全部撬开!”

士卒们-抽-出短刀,卡在车板的缝隙中,将木板一块块撬开,发现里面竟藏着十多个五六岁的童子。

由于空间太过狭窄憋闷,已有童子脸色泛青,其余也是格外虚弱,声音沙哑,连叫都叫不出来。

将短刀扎在车板上,王伍长小心把孩子抱出,给他喂了水,一点点顺着对方的背。过了有一会,孩子发出猫崽般的呜咽声,一边哭一边抱着王伍长的脖子,说什么都不肯放手。

“没事了,没事了。”

“恶人都被抓住,没人能再欺你。”

几度沙场见血的汉子,此刻都是双眼泛红,有对孩子的心疼,也有对恶人的愤怒。

在车板被撬开的刹那,商队众人就变得脸色煞白。

很显然,这里的人全都知情,不是主谋也是帮凶,没有一个是干净的!

“快去找人,备粟粥!”

将孩子交给太守府的仆妇带走,王伍长怒视地上的恶徒,双颊都因愤怒而抖动。在场的士卒也是义愤填膺,全都手按刀柄,恨不能将这群贼子全都剁成肉泥。

城门前,不少人目睹这一场景,有汉子抑制不住胸中的愤怒,当场扑向最近的一个贼人,拳头狠狠砸下,恨不能生撕了对方。

“黑心的贼子!”

“畜生不如!”

伴着汉子的怒骂声,更多的边民涌上来,有的拿着木棒,有的抓着石头,还有的干脆赤手空拳,将商队众人团团包围。

不多时,就听到一阵凄惨的叫喊。再过片刻,惨叫被怒骂压过,再不得听闻。

“伍长,拦不拦?”一名士卒问道。

照眼前的情形,不拦着点,这群人都会被愤怒的边民活撕。

“你想拦?”王伍长反问。

士卒摇头。

事实上,他刚才也在人群中,还顺势踹了好几脚。

等人群发泄完愤怒,商队众人倒在地上,无论是护卫奴仆还是几个妇人,全都是出气多进气少,近乎成了一堆烂肉。倒是为首之人奸滑,就地翻滚藏在车下,除了脸被抓花,手脚少去几块肉,性命竟然无碍。

“命可真大!”

人群散开之后,王伍长和士卒拉开大车,将为首之人拽出来。见众人还要上前,扬声道:“这是贼首,需留下他审问,方能知晓是否还有孩童被掠!”

“诸位放心,一旦问完口供,必让其不得好死!”

王伍长的话起了作用,人群不再上前,而是向两旁让开道路。

商队众人都被捆起来,一个接一个扔上大车。剩下一口气,动都没法动,只能拉去官寺。到了之后还有多少活着,就只能听天由命。反正有了贼首,这些爪牙是死是活,对案件的审理并无多大关碍。

为防有贼人漏网,边军又开始在城内搜查,借边民和几名外地商贾的帮忙,将试图藏匿的几名恶人揪了出来。

审问后才知道,被王伍长抓住的并非真正的贼首,眼前这个内着短褐、外罩皮袄、一脸忠厚老实相的壮年汉子,才是这伙恶贼真正的首领!

贼首被抓住,双手反绑,任凭刀鞘拍在身上,无视周围人的唾骂,始终提着头不发一言。偶尔看向周围的边民,双眼才会闪烁凶光,和忠厚的表象截然不符。

逐一核对之后,确认藏匿在城内的贼子全部落网,城门封锁方才结束。

救回的孩童和女郎被陆续送到城内,同行有各乡的三老、啬夫、游徼,以及各里的里长和老人。他们身后还有一排队伍,是用麻绳捆绑的贼子同伙,有男有女,甚至还有几个慈眉善目的老者。

“恶人该死!”

不知是谁先开始,石子和土块纷纷砸来,被捆住的人无法闪躲,只能硬生生挨着。实在挨不住,嘴里惨叫求饶,非但没有引来同情,反而使众人的怒火更盛。

“敢做这伤天害理的事,竟也有脸叫疼!”

“黑了心的东西!”

“畜生,一群畜生!”

“一个不留,都该杀!”

伴着人群的怒骂声,凡是被捆绑的贼人,个个挂彩,无一能够幸免。

赵嘉进城时,恰好见到这一幕。骑在马背上,用鞭子点点车上的三个卫氏族人,冷笑道:“要不要把你们也送过去?”

“郎君,郎君饶命!”

三人大惊失色,不敢大声求饶,唯恐引来旁人注意,只能小声哀求,只求赵嘉能饶自己一命。

“饶你们一命简单,到了官寺,按我说的做。如果稍有不对,你们知道后果?”

三人连连点头,鹌鹑一样缩起脖子,不敢多说半句话,生怕赵嘉改变主意。

卫青蛾策马上前,同赵嘉并行,低声道:“阿弟,此事真行吗?”

赵嘉颔首,道:“阿姊只管放心,事情办完,这些人就同阿姊再无瓜葛。无论之前还是之后,也不管发生什么,都不会再牵连到阿姊身上。”

“我不是说这个!”卫青蛾怒道。

“我明白,阿姊是担心我。阿姊只管放心,首尾都已经处理干净。”赵嘉侧过头,微笑道。

“果真?”

“我何时骗过阿姊?”

“好,我信你这一次。”

前方的队伍渐渐走远,赵嘉和卫青蛾先后下马,牵着缰绳,由健仆赶着大车,一路前往太守府。

由于案件太过恶劣,这些恶人已经引起公愤,魏太守决定断速战速决,审完就砍,干脆利落。罪不及死的,全都发去做苦役,不许花钱抵罪,一切处理完毕再上报长安。

至于被贼子掠卖的孩童,有的还能寻到,有的在卖出后又被转卖,除非如窦太后的兄弟一般大难不死,主家遇上麻烦逃走,自己找上官寺,否则今生今世都不可能同家人团聚。被卖入贵人府中的,由庶人成了家僮,身份已经定死,就更不可能寻回。

正因如此,众人才会如此愤怒,恨不能活活撕碎这群恶贼。

贼人显然也知道自己的下场,无不脸色死灰,不需要严-刑-拷-打,就将平生所做的恶事尽数道出。甚至彼此攀咬,牵出不少陈年旧案。

审讯到最后,商队中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押上法场砍头。边郡同伙之中,过半砍头,余下无论男女一律笞三百。受刑后若还活着,全部黥面,男子罚为城旦,女罚舂,刑期直至老死。

这类重罪犯人,遇到天子大赦才能减刑。如若不然,一生都要做苦役。

景帝虽然身体不好,再活上七八年不成问题。以苦役囚徒的平均寿命,有七成以上的可能,他们等不到新帝登基大赦,就会累死在边郡。

恶有恶报,对于他们的下场,不会有任何人同情。

赵嘉抵达太守府时,魏悦刚巧从门内走出。甲胄换成深衣,霜雪之气和杀气也随之消散。见到牵马走近的赵嘉,不由笑道:“阿多来了。”

“见过三公子。”赵嘉拱手行礼。

卫青蛾退后半步向魏悦福身。

“卫掾之女?”魏悦的视线转过来。

“回三公子,正是。”

“事情阿多已同我说过,不难。带这几人到赵掾处,今日就能办好。”

“谢三公子!”

“无需如此。”魏悦摇头笑道,“只是从此之后,你同原阳卫氏就是两宗。”

“我知。”卫青蛾点头。

这是同赵嘉商量之后,她自己做出的决定。

分宗之后,固然会失去家族的庇护,却能省去更多麻烦。

在寻常人眼中,她无兄弟帮衬,此举实在得不偿失。但于卫青蛾而言,这种只会惦记自家产业、联合卫母要将她卖为僮的族人,有还不如没有,早分早干净!

名声?

差点要由良家子变成僮,甚至连命都可能没了,名声有什么用!

卫青蛾带着卫氏族人去见赵掾,赵嘉被魏悦唤住,一同去见魏尚。

天空开始飘起雪花,魏悦十分自然的抬起右手,挡在赵嘉头顶,接住飘落的几点冰凉。

赵嘉抬起头,眼前的手指白皙修长,指甲干净整齐,指腹和虎口处都结着茧子。

汉朝尚武,士子少有不谙射御。

哪怕是长安城内的纨绔,十个里有七八个能骑马射箭,剩下两三个也能舞-枪-弄-棒。

魏悦箭术精湛,并非一朝一夕得来,而是从幼时就开始苦练。在做吉祥物时,赵嘉亲眼见到魏悦手掌磨破,殷红的血浸透细布,仍是面不改色,一箭接着一箭,直至拉断弓弦。

“阿多,遇事不能心软,不能留任何后患。”魏悦收回手,浅笑道。

“谢三公子提点。”他知道魏悦指的是什么。

在处置卫母的事情上,他自认计划还算周详。但是,涉及到卫母在九原城的夫家,他不免犹豫。最后还是卫氏族人招供,卫母之所以能和掠卖-人口的商队搭上线,同她夫家脱不开关系,赵嘉才最终狠下心。

能同这样的恶人搭上关系,自身定然也不干净。除非他们插翅飞走,否则必要为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阿多,你忘了我之前的话。”

之前的话?

赵嘉还有些茫然,额头突然被弹了一下。

捂着脑门,赵嘉不明所以。

这是要闹哪一出?

魏悦浅笑,又弹了赵嘉一下,弹完才道:“阿多还要同我见外吗?”

“……不。”

“甚好。”

两人来到正室,魏太守坐在矮几后,手中一册竹简,手边还放着一盘饴糖。

“阿翁。”

听到声音,魏尚抬起头,放下竹简,示意两人近前。由于距离接近,赵嘉清楚看到魏太守的胡子上还有一点糖渣。

“长安有信送来。”魏尚抹了一把胡子,将竹简递到两人跟前,“奏疏天子已经看过,令太仆主掌此事。只是至今没有眉目,似有人故意作梗。”

太仆是九卿之一,秦时设置,汉时沿袭,掌管天子车马和国家马政,并掌管边郡畜牧事务。论理,关乎国本的大事,本该是重中之重,尽早做出决断。接天子令却故意拖延,难免令人心生疑窦。

前任太仆刘舍同魏尚交好,有不妥自会给他递出消息。新任太仆同他并无太多交情,反同灌夫素有来往,想要知道具体情况,就不是那么容易。

魏尚越思越深,有把握此事同灌夫脱不开干系,又觉得对方不会蠢到如此地步,在关乎农耕之事上动手脚。

魏太守不是没经历过政治斗争,人生也曾大起大落。但是,任凭斗争经验再丰富,事情没有头绪,不知道对方的真实目的,也是无从下手。

“有何想法?”等两人看完竹简,魏尚开口问道。

“阿翁,依我之见,代国相或有推动,然应非主使。”

灌夫不是傻子,明知此事关乎国本,不可能真的肆意妄为。大概是为了给魏尚添堵,才顺手推了一把。

灌夫不会在乎赵嘉是谁。

在他眼中,赵嘉无足轻重,他针对的一直就是魏尚。不能把魏太守干趴下,挤兑他一回,让他烦恼一阵也好。

这样的性格在掌权时还好,一旦被打落高位,就可能成为催命府。

魏尚既没点头也没摇头,沉默片刻,又看向赵嘉。

“阿多以为如何?”

“回使君,嘉愚钝,实不知此中关窍。”赵嘉的确是满头雾水。他以为是冲自己来的,但从竹简的内容和两人的对话来看,事情似乎没有那么简单。

“阿翁,何妨再送一份奏疏入长安?”魏悦道。

魏尚沉吟片刻,直接将长安的来信推到一边,取出一册新竹简,洋洋洒洒写下数语,交给魏悦封好,对赵嘉道:“阿多,我要借你畜场中的耕牛一用。”

大致猜到魏尚的打算,赵嘉当即点头道:“使君放心,嘉今日回去安排,明日就将耕牛送来。”

“善!”魏悦抚须朗笑,递给赵嘉一枚木牌,道,“凭此木牌可出入府内,无需通报。”

“谢使君!”

接过木牌,赵嘉的宾客身份就板上钉钉。只是和其他宾客不同,他不需要为魏太守出谋划策,只要偶尔到太守府露个面,让众人知道他的身份就好。

魏尚的目的,自始至终是为他提供保护,让背后之人投鼠忌器,不敢轻易下手。

看到摆在架上的青铜器,赵嘉灵机一动,想到日前城内的传闻,开口道:“使君,嘉闻赵掾府上有青铜牛一尊?”

“青铜牛?”

“阿翁,那尊青铜牛鼻上有环。”魏悦道。

魏尚先是一愣,继而反应过来,笑道:“善,大善!来人,去请赵掾,我要借他家中青铜牛一用!”

前朝的古物,证明此法早被先民采用。古物耕牛一起送到长安,有谁再敢继续在此事上拖延,就是自己找死!

仆人领命离去,魏太守笑着将饴糖推到赵嘉跟前,道:“阿多甚是聪慧,吃糖!”

盯了盘子两秒,赵嘉拿起饴糖送进嘴里,腮帮立时鼓起一块。

长安,未央宫

宣室内,宦者点亮数盏戳灯,将室内照得灯火通明。

景帝坐在矮几旁,面前摊开一册竹简,上面详细记录着赵嘉献上的驯牛之法以及此法的出处。

魏尚的奏疏早已经送到,其中的内容他也看过数遍,直觉此法大善,当日即交予太仆。只要确定可行,既可发下赏赐。

然而等了数日,一直没有确切消息。

召来太仆询问,先是推脱犍牛数不足,需多搜罗一些。待到犍牛齐备,又上报犍牛鼻孔穿环实为新法,此前未有尝试,需要多观察几天,才能确定犍牛是否完好,能否下田耕种。

景帝虽觉得不耐,但臣子说得在理,也不好强催,以至于拖到今日,始终没有结果。随着春耕时间越来越近,景帝的耐心也将要耗尽。

“阿彻,你觉得此事如何?”

八岁的刘彻坐在景帝身边,一身黑色深衣,没有戴冠。

成为太子一年,刘彻一直跟着卫绾、王臧、汲黯等人学习,即学儒家又明黄老,气质逐渐发生改变。脸上还带着些许婴儿肥,眉眼间却已有了一股锐利。

“回父皇,儿以为魏太守所献应是良策。”

“为何?”

“父皇常言魏太守坐镇边陲十数年,爱护士卒边民,抵御匈奴有功,是国之良臣。粮乃国本,若无十分把握,魏太守不会上这份奏疏。”

“确实如此。”景帝颔首,提起毛笔,在竹简上写下几行字,唤来门外的宦者,命其送到太仆官寺。

“传朕旨意,朕要尽快看到结果。”

“敬诺!”

宦者捧起竹简,弯腰退出宣室。

又过片刻,宦者前来提醒,太子听课的时间到了。

“去吧。”景帝看向起身行礼的刘彻,叮嘱道,“尊师勤学,不可淘气。”

“遵父皇教诲。”

刘彻退出宣室,走出不远,就看到等在前方的韩嫣。

“阿嫣!”

两人年岁相仿,刘彻是胶东王时,就在一起读书、玩耍。

韩嫣的曾祖是韩王信,高祖时叛入匈奴。祖父归汉,受封弓高侯,在七国之乱时立下赫赫战功,得景帝重用,家门重新荣耀。

时至今日,提起弓高侯府,背后如何不论,当着韩家人的面,却少有人再提起当年韩王信投匈奴之事。

“阿彻,这边!”韩嫣朝着刘彻招手,示意他别出声。

“怎么回事?”刘彻走到近前,顺着韩嫣所指看去,发现是自己的两个姊姊。只是和平日里不同,两人都有些无精打采,尤其是长姊,表情似还有些许惊慌。

“长公主日前在城内惊马,这几天都在严查,听说已经有了眉目。长公主今日入宫,去见了太后,现在还没从长乐宫出来。两位公主面带焦急,似要往椒房殿。”韩嫣低声道。

刘彻皱了下眉,转头看向韩嫣,目光锐利,根本不像一个八岁孩童。

椒房殿中,王皇后坐在屏风前,看着对面的两个女儿,神情间带着少有的厉色。最小的女儿坐在她身边,来回看着母亲和姊姊,大气也不敢出。

外人皆道皇后和善,少有疾言厉色之时,与差点登上皇后位的栗姬截然不同。只有椒房殿内的人才知道,王皇后严厉起来,足以压得人喘不过气。

宫人和宦者都被挥退,连将行也未留下。

殿门合拢,室内只剩下母女四人。

王皇后不言不语,面带冷意。

阳信公主脸色越来越白,终于控制不住全身颤抖,伏在皇后身前低泣出声。

“阿母,救我!”

“救你,如何救?”即使女儿哭红双眼,也丝毫未能让王皇后心软,连声音中都带上冷意。

“阿母?”阳信抬起头,不可置信的看着王皇后。

“你可知自己做了什么?”

“我、我只是想为阿母出气,没想会闹这么大。”阳信公主低下头,泪水挂在眼角,嘴唇倔强的抿起。

“没想?你没想到的事情多了。”王皇后的声音没有太大起伏,却让长女的倔强再也维持不住。

“阿母,阿姊知道错了。”三公主扯了扯王娡的衣袖,软声求情。

“知道错了?她哪里知道错!”王皇后沉声道,“我之前如何教你们?你们又是如何做的?你弟成为太子不过一年,临江王尚在,你不能帮忙,至少不要添乱!”

“我没有……”

“还敢顶嘴!”王皇后点厉声道,“我让你们每日给太后请安,你们去了吗?我让你们同陈娇结好,你们是怎么做的?在长乐宫前嚷着让她行礼,还被太后知道,你都在想什么!我的叮嘱抛在脑后,又惹出这弥天大祸,我救你们?不出两日,我就会落得栗姬一样的下场!”

三个公主都被吓住了。

阳信公主的脸色一片惨白,继而又泛起潮红。

她就是不明白,明明她母是皇后,她弟是太子,等她弟登基,她也会是长公主,凭什么就要在陈娇跟前低声下气?!

“凭什么我要给陈娇低头,凭什么?!”

“凭什么?凭她唤太后大母,你只能称太后。凭她唤天子舅父,可以对天子撒娇,你就只能规规矩矩的叫父皇!”王娡一把将女儿拉到近前,一字一句道,“我在宫中熬过多少年才有今日?你为何不能懂事?难道真要看我落到栗姬一样的下场,你弟和临江王一般?”

“我没有!”阳信公主尚是金钗之年,被王皇后训斥,终于撑不住,再次哭出声音,道出心底的话,“我只是不甘心,阿母,我不甘心。”

“我知道。”王皇后叹息一声,将女儿抱进怀中。

“阿母,我不想对陈娇低头,我不想。”

“我知道,但你得忍。”王皇后抱紧女儿,一下下顺过她的发。

“阿母,我做不到……”

“做不到就学,就逼自己去做。”王皇后伸开手臂,让三个女儿都靠到自己身边,轻声道,“你们记住,今日忍多少,明日就能得多少,不能忍就一切都得不到!”

阳信公主只是哭,哭得打嗝。

两个妹妹也被她带着哭了起来,泪水浸湿了王娡的深衣。

不知过了多久,殿外传来宦者的声音:“皇后,长乐宫召两位公主前去。”

“阿母!”阳信打了个激灵,猛地抓住王皇后的衣袖,眼中带着恐惧,“阿母,我不去,我不能去!”

“别怕。”王皇后松开女儿,看着皱成一团的深衣,召来宫人,口中道,“我同你们一起去。”

“阿母?”

“这宫中何曾简单过?凭你二人如何能神不知鬼不觉给长公主的马下药?”王皇后绕到屏风后更衣,不要宫人上妆,仅是顺了顺鬓发,就走回到女儿身边。

“到了太后面前,切记不要说谎,将你们做的一五一十说出来。其余的事不要管,多余的话也不要说,明白了吗?”

“诺。”

“阿母,我去吗?”三公主拉住王娡。

“不用,你留在这里。如果太子过来,告诉他什么事都不要做,也不要去天子面前求情,知道吗?”

三公主点头,老实的坐回屏风前,翻开之前没读完的竹简,继续看了起来。

看看三女儿,又看看长女和次女,王娡叹息一声:“如果你们也能如此,我也就不需如此心焦 。”

阳信公主和妹妹对视一眼,同时低下头,脸色泛红,讷讷的说不出话来。

长乐宫中,宫人换上新灯。灯油是脂膏和蜜蜡调配,还加了草药,燃起来全无半点烟气,还有隐隐的香味。

窦太后微合双眼,靠在矮榻上。

陈娇坐在榻边,手上捧着一册用玉简雕刻的《道德经》,是日前梁王遣人送来。上好的白玉,入手温润,采用隶书雕刻,普天之下恐怕也只这一册。

馆陶公主坐在另一边,说完了日前在城内惊马,又提及拦住疯马的张次公,语气中不无欣赏之意。

窦太后只是听着,良久也未出声。直至宦者来报,王皇后和两位公主已奉召前来,窦太后才睁开双眼。

“皇后也来了?”

“回太后,是。”

“让她们在殿外等着。”

“诺。”

宦者退下传话,窦太后转向刘嫖,问道:“你打算如何处置?”

“阿母,凭阳信两个不可能办成这件事,八成是另有其人,想借机挑拨。”还有一点,就是王皇后贼喊捉贼。不过以王娡的心性,这个可能实在不大。

“还行,没蠢得彻底。”

“阿母!”在女儿面前被这样说,刘嫖的脸上有点挂不住。

“我之前和你说的事,你想得如何?”

“我……”刘嫖皱眉,她依旧没能下定决心。

“想好了,趁这个机会,正好把话说了。”窦太后道。

借阳信两人犯错,将口头约定揭过,哪怕太子日后得知,也只能当做是刘嫖盛怒之下做出的决定,不能借此找堂邑侯府的不自在。

毕竟这事是他亲姊理亏。

陈娇合上玉简,抬头看向刘嫖,双眼格外明亮。在刘嫖避开时,眸光不由得暗淡下来,直至一片幽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