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第二百九十五章格物致知

楼卜四面八方皆敞开门窗。漆黑的夜空布满了棋子似”小与楼内亮晃晃的烛光相辉映衬,乳白色的月光从窗口洒落进来,而池塘中的星灯光芒也倒影而来,众人身临其境反而不觉什么,但若是有人在远处观望,便觉得阁楼仿佛被群星笼罩,悬挂与半空中,如同天上的琼楼玉宇一般。

受邀客人已齐聚,作为宴席之主,沈辽的性子再孤傲,也不免说上几句欢迎光临、非常感激之类的俗套话,当然,也不用指望他表现得太过热情,举杯与来客共饮之后,也就无话可说了,实在没有待客的自觉。

或许他自己也意识到这点,放下杯子之后,俯身身子,重重的敲了几下座下地板,回响余音未尽,一阵丝竹弦乐声传来,旋律缓和优雅,如同潺潺流水,绵绵不绝,意境深邃而高远,淡泊恬然,十分符合楼内的气氛。

众人仔细聆听,却没有发现弦乐声是从何处传来的,仿佛本来在阁楼中一样,不过也有个别细心之人却可以肯定,这优美动听的旋律并非是从窗外飘来的,因为有人故意凑到窗口处,却发现自己听到的弦乐声反而变得微弱起来。

刘仁之十分懂得调动气氛,当他发觉有人对此现象表示惊讶时,立时巧妙的将话题引到这方面来,并唉声叹气道:“自从发现这奇异之处后,我百思不得其解,有段时间真是茶饭不思,多次厚颜让沈公子在楼中设宴款待,就是为了探其究竟,可惜至今依然无果,却不知各位才俊是否知其奥妙,为我解惑?”

刘仁之的话,顿时把众人的兴趣勾引上来,正如他才才所说,在场的人都是才俊,俊这个词有年青的意思,也不知是巧合还是另有用意,反正今晚沈辽宴请的宾客,除了刘仁之之外,前来的都是二十来岁左右的青年。

若是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这些青耸无一不是或风度翩翩,或相貌俊逸的人物,而且气度也是不凡,这可以从他们无意之中流露出的言行举止看出来,要么是富贵之气,要么是书卷之风,绝对没有歪瓜劣枣、粗鄙愚鲁的存在。

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帮堪称才俊的人物聚在一起。在暗叹对方的气度不凡之时,也隐隐约约有比较之意,也没说一定要分出高下来,只是如同几个美女同台而立定要比出美中不足一样,不过是天性使然而已。

既然都是聪明人,所以在没有观察或考虑清楚之前,也没人争抢解答,只是在心里盘算起来,楼中有机关肯定是必然的,但是机关设在何处,这才是重点,而且正在参加宴会,也不可能说离席跑去实地观摩考察,只能靠一双眼睛,以及自身的才学见识,推理判断其中的原由。

首先可以确定一件事怪,既然有弦乐声,那说明有人在演奏,从旋律可以辨别出乐器分为琴箫蔡二胡等,显然是个有几人组成的乐队,而阁楼门窗敞开,中间并无屏风绸纱之类的掠挡之物,一目了然,不可能再藏下其他人。

那乐队肯定是在楼下,问题在于,按照以往的常识,楼下的弦乐声,一般是从门窗处飘散进来,而今情况并不是这样,毕竟大家都不是聋子,门窗尽数开敞,有声音飘进谁能分辨不出来。

作为县尉,李明达时常接触些刑侦案件,推理能力可能要比常人反应较快,就在众人还在仔细打量产阁楼内布局环境时,他心里已经隐约有了些想法,出于职业习惯,他在思索的时候,总是喜欢在别人脸上扫视,目光膘过沈辽,突然灵光闪现。

沈辽敲击地板为号的举动从李明达的脑海中掠过,嘴角自然泛起一缕笑容,当发现张元善也若有所思的看向沈辽时,害怕他争先抢答,当下没有再细加思虑,开口说道:“依在下看来,传声之源来于此。”说着李明达也俯身击地,或许是因为地板辅了层毡毯的原故,任他如何敲击却没有声音。

李明达愕然,随之心中喜悦,显得更有把握起来,既然沈辽能敲出声响来,而自己这边却没有,那岂不是证明这些板块肯然另有乾坤,说不定有几块是镂空与下面接连的,为了美观大方,所以才铺上一层毯子。

当李明世将自己的想法讲述出来后,有些人或者隐约也是这样寻思的,闻言纷纷轻微点头,认为有理,见此情形,李明达心里有点得意,洒然笑道:“沈公子以为如何?”

自然,也有几人不认同他的看法,摇头表示反对,不过李明达全当他们是在嫉妒自己的机敏,并没有放在心上。

见到众人看向自己,沈辽只是淡然微笑,没有承认或否定,而刘仁之却笑道:“李县尉的反应果然快速,当初我可是寻思了许久才想到这个

说着故意停顿了下,当李明达下意识的露出矜持的笑容时。刘仁之却摇头晃脑叹道:“可惜的是,当我以为就是这个原因,让人将毡毯移开,仔细搜寻敲打,才发现整个阁楼内,只有沈公子座下的那块木板能敲得响,其余的全部毫无动静,且板块之间严丝密合的,连丝缝隙都没有,更加不用说镂空孔洞了。”

李明达笑容立时僵滞,渐渐敛去,虽没人嘲笑,但他却感觉很不舒服,不过他也知道,以刘仁之的性格,在这种场合,肯定不会撒谎欺瞒众人,

“而且平铺的木板每块都有两寸厚,而且还是双面夹层,夹层中间竹木纵横交错,若是将门窗紧闭,在这大声叫喊,人在外面也未必能听得见里面的动静,所以说声音肯定不从这里传入。”刘仁之继续说道,满面的正经之色,好像不是在说笑。

而且听起来也非常有道理,要知道现代房屋的隔音设施,也是采用在墙壁内夹加棉絮的办法起到吸音作用,再加上有绸布毡毯的技挡,形成一个静音密室不成问题,这种巧思让楚质在心中感叹不已,没有想到宋代也有这种手段,看来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真是层出不穷,后人应当加以挖掘保护才是。

只不过,好像感觉算漏了些什么,楚旧此百唇角忖思,执筷挟了片薄透多汁的羊肉放入口中。兄云。真是美味可口,仿佛经受不住美食的**一样,楚质干脆不再思考,而是将注意力放在餐桌上,一边端杯小饮,一边吃得不亦乐乎。

当然,他也没有忘记对面的大舅子许汉卿,频频举杯示意,这让杨承平有些好奇起来,忍不住侧了下身体,朝许汉卿示意了下,轻声道:“许兄,那人”是你好友?”

也不怪杨承平这么疑惑,阁楼上的席位虽然是摆在弧圆形,没有主次座之分,不过能陪在沈辽旁边的宾客,且与仁和知县张元善相对而坐,身份自然非同一般,但是无论钱塘县还是杭排城,如此有为的少年,自己岂能不认识。

就算不认得也该听说过吧,隐约之中,杨承平也有个模糊念头。可是见到楚质连连向许汉卿示好时,却不敢肯定起来。

“杨兄说笑了,在下固然几临杭州,但皆是来去匆匆,除了你之外,岂有时间相识什么好友。”许汉卿低声回应道:“杨兄久居楼,州,交游广阔,我还想问你可否知道他的身份呢。”

私人宴会,图的无非是个悠然自在的氛围,席间税筹交错、窃窃私语本就是很正常的行为,况且其他也是如此,正三三俩俩的小声讨论着,也没人留意两人在说什么,而旁边的使女更是谨遵只听不说的规矩,除非主人家事后询问,不然绝对不能透露宾客的谈话内容。

一曲终了,但是众人还是没有谁能准确猜测出弦乐声具体是从哪里传入的,有个好奇心比较旺盛的客人,似乎不相信刘仁之的话,端酒饮尽之后,居然猛然站起,不理会他人的哄然笑声,在阁楼中来回走动,四处跺足敲打。

“兄台,可发现什么端倪?”笑过之后,也有人追问起来。

沿着木板一路敲过,还真如同刘仁之所言,除了沈辽座下的板块比较特殊外,其余的一点异常也没有,那人返回席位落坐,脸上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表情,只是满面的迷惑不解,摇头说道:“没有发现异处,都很正常。”

可能是由于那人刚才在沈辽座下木板敲打了几下,乐人以为是信号,所以不知从何处传来的弦乐声又适时响起,这回众人更加仔细聆听,刚才那人又站起,再次在阁楼中反复走动,寻找声音散发的地方,甚至探头出门窗仔细察看。

按理来说,只要有声音,一定会有声源的存在,只要能分辨声音的强弱之处来,那离答案就不远了,然而,那人越走,脸上的表情越是奇怪,走了几圈后,带着怪异而沮丧的神情坐回席位之上,沉默不语。

如果不是顾及所谓的风度,在场的许多人恐怕也会与那人一样,仔细搜察声源,毕竟空谈不如实践,只不过秉承着君子动口不动手的优良作风,才礼让于人,在他们想来,这次那人肯定能寻出机关所在,明白弦乐从哪里传入时,却发现事实好像和想象总是有些差距。

“呵呵,忘记提醒各位了。”刘仁之抚须笑道:“听音寻位的办法,我也尝试过,只不过似乎没有什么用处,声乐好像根本不是从某一处传来的,而是在阁楼内的四面八方回荡透入,至于为何如此,却是我想知道的。”

刚才走动寻视的那人也轻轻点头赞同道:“无论走在何处,听到的声音都是一般大没有强弱之分,好像都是从那里散发出来的。”

“张大人,心中可有见解?”沈辽轻微侧躺在榻上,手中举着半杯残酒,悠悠摇荡,一轮光景摇曳的明月倒映在杯中,他的目光似是看着杯中之月,又似是望着张元善,神情淡然恬静,尽显风流洒逸的风范。

听到沈辽的询问,张元善还在沉吟思索,但李明达眼睛却掠过一丝莫名情绪,低下头来,看似关注桌上的美酒佳肴,其实在侧耳留意那边的动静。

在下惭愧,想了许久,也是不明其意,不得其解。”沉吟了下,张元善十分干脆承认道,没有人嘲笑,毕竟自己也没有看出端倪来,反而有几人觉得张元善这人爽快,纷纷遥杯示意共饮,而李明达心中松了口气之余,见到这个情形,想到自己却没有这个待遇,脸过掠过一抹阴霾。

“那诸位呢,可有谁人知其原因?”沈辽似乎也来了几分兴趣,居然追问起来。

如果是问起诗词歌赋,或者古今趣闻,肯定有人分析得头头是道,侃侃而谈,但是这种格物致知的问题,就少有人涉猎了,幸好大家也差不多,没能解答出来,众人心理也感到平衡,没有觉得脸上无光。

然而沈辽好像没有打算终止这个话题,继续道:“许世兄,你有什么看法?”

这回轮到张元善眯起了眼睛,当日西湖盛会上,他曾登船拜访沈瑶,许汉卿他自然见过,只是没能打听清楚他是什么底细,幸好那日之后,也没见他上过沈家之门,本以为只是一名过客而已,却没有想到今日他会突然出现,而且看沈辽的态度,及那句世兄的称呼,可见此人与沈家关系菲浅啊。

“我的看法?”许汉卿有些错愕,本想随口敷衍过去,可是察觉到沈辽眼睛里隐藏着的那缕怨气,想到这或许是个缓和两人关系的机会,考虑了下,微笑道:“依我浅见,声音必然是从楼下传来无疑,如果我没有料错,底下的房屋布置肯定非常特别,说不定埋有几只水缸桶瓮之类的物事。

“咦,听你一说,我好像有些印象。”有人揉了下脑门,比然说道:“这与勾栏内的戏台差不多,旁边埋上水缸,声音可以传得很远。”

“没错,我也发现了,顶上的藻井几乎和戏楼一样,看来。沈兄这幢阁楼,其实就是仿制戏楼而建的。”在场也之中并不缺乏一点就透、举一反三的聪明人,只要有个提示,加上曾经来过这阁楼,印象深玄,仔细对比思考,立刻得出结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