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汗不敢出
刘闪确实很失望:年长的钟毓吓得直哆嗦,额上大汗不止;
年幼的钟会仿佛没事一般,好奇地四处张望,与刘闪四目相对时也无胆怯之状。
怎会跟传说中的一样?直觉告诉刘闪,后面发生的事情也会跟传说中一样。
“朕不过是大汉的皇帝,又不是豺狼恶虎,你为何如此紧张?为何满头大汗?”刘闪瞪着钟毓问道。
“大汉陛下天威,草民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那你呢?见了朕,难道不惧?”
“大汉陛下天威,草民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场景如此面熟,刘闪心里一万头神兽奔腾!
这两兄弟见曹丕(魏文帝)时说过的话,又原封不动地向自己重复了一遍!
刘闪不悦地哼道:“真是大胆!你等拜见曹丕时说过的话又说一遍?嚼过的馒头再嚼一次,还有味道?”
钟毓吓得五体投地,不停地告饶,钟会仍旧无事一般,沉着地说道:“草民甚是惶恐!草民从未见过文帝,陛下之言从何说起?”
钟会言罢,刘闪也觉得有些不对劲,钟会继续说道:“陛下,文帝崩于黄初7年(226年)6月,草民生于黄初6年(225年)3月;文帝崩时,草民尚且牙牙之年,何以能见文帝?”
“那,钟繇可曾带你见过曹叡(魏明帝)?”
“陛下,家父卒于太和4年(230年),草民尚且5岁,未到始龀之年,何以能见明帝?”
刘闪的目光转向姜维,姜维微微点了点头,证实钟会说的话全是实情。由此看来,那个流传一千多年的传说似乎并不真实。
想到此处,刘闪又有更多的疑惑涌上心头:钟繇生于元嘉元年(151年),其幼子钟会生于黄初6年(225年),也就是说钟繇在74岁高龄时,他的幼子钟会才出生!
74岁!如此老当益壮!这明显不合常理!在这个平均年龄不到40岁的年代,这几乎完全不可能!
“汝父真是钟繇?”刘闪疑惑地问道。
“陛下,草民生父未知。草民自幼寄养于钟家,蒙父亲不弃收为继子,草民待其犹如生父!”
“生父未知?汝母又是何人?”
“陛下,草民只知家母乃一婢女,姓氏未曾得知。”
看钟会说话时的表情,再结合钟繇的生他时的年纪,再观这二人的面相,刘闪也觉得钟毓和钟会应该不是亲兄弟。
刘闪不想多问其身世,只想考验一下他的才学,于是问道:“听闻你博学多才,朕想问问,你都念过些什么书?”
“回陛下,草民只是略读过四书五经,浅读过一些谋略兵书和天文玄学,不敢妄称博学!”
“哦?你读过兵书?都读过些什么?”刘闪饶有兴趣地问道。
“回陛下,《五轮书》、《孙子兵法》、《司马法》、《吴子兵法》、《孙膑兵法》、《商君书》、《三略》等等都曾浅读。”
“既然如此,那朕就考考你!如果答得对,朕重重有赏!”
“陛下既有赏赐,草民定当全力以赴!”
刘闪很是欣赏这个「汗不敢出」的毛孩子,仅仅是他见到自己时的不卑不亢,以及他面对测试时的自信,这就远远超越了他的同龄人。
刘闪一时想不出合适的考题,索性拿出4个红枣和4个鸡蛋,将南阳郡内魏、蜀两国骑兵的分布图摆在桌上。
“每个鸡蛋和红枣,各代表一个营的轻装骑兵,其中鸡蛋驻于城中,红枣屯兵城外。”
刘闪解释的同时,将各城之间的大致距离清晰地写在桌上。
“这里是南阳郡?樊城?”钟会指着一个红枣问道。
姜维摇摇头,示意他从没让钟会知道自己的兵马部署。刘闪暗自奇怪,不过还是肯定了钟会说的话。
“陛下,若是这枚鸡蛋不动,其他三城的鸡蛋必败!”钟会指着樊城位置的那枚鸡蛋说道。
“若要这三枚鸡蛋得胜,这枚鸡蛋该如何动?”
“陛下,领军将军曹演勇猛过人,但谋略比不上大将军!”钟会将四枚红枣揣入自己的衣兜里,然后自信地说道:“大将军是想「以二敌一」,草民不知道大将军如何实现以二敌一,相信大将军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曹演已经败了!谢陛下的赏赐!”
姜维暗中捏了一把汗:钟会并未说出关银屏这个营「如何动」的具体方案,但他的「以二敌一」四个字,正是自己击败曹演的核心计划!
“果然是军事天才!”刘闪心头赞叹不已。
“陛下,草民听闻蜀中有一种美酒,不知陛下能否赐一壶?”钟会将几个鸡蛋揣入衣兜后问道。
“朕赐你兄弟每人一壶美酒,每人再加半只肥鸡!”
“草民谢过陛下!”兄弟二人拜谢后,钟会大摇大摆地走出殿外。
“陛下,此人确实不凡!其军事才能千年难遇!他只看各城之间的距离就能猜到是南阳郡,他更洞悉了末将的部署,此人若不能为我所用,必除之!”
“大将军,朕早就听闻此人有惊世之才,这才让让细作将其带来,朕必设法得此人!届时,还望大将军悉心指导!”
“若能得此人,必是我大汉之福!但此人小小年纪就**不羁,并且他的心中毫无君臣王化,末将还是有此担心啊。”
“大将军勿虑!他担心朕会杀他,所以才故作此态!”刘闪呵呵笑道,指着桌上樊城的位置问道:“这里该如何动,大将军可有妙计?”
“陛下,末将已有安排。不过,若要万无一失,还需一个人相助!”姜维神秘地说道。
“大将军,你也太坏了吧!上次利用潘濬得了信陵,这次又想利用夏侯惠?哈哈哈!”
“末将能想出此计,全靠张将军俘获此人。此战若能重创魏国虎豹骑,张将军当居首功!”
“大将军安排就行!朕再去睡会儿,哈哈!”
刘闪说罢就回殿内的房间休息,此时的刘闪并不知道,近在咫尺的襄阳城南魏军大寨中,一千多魏兵双眼血红,哈欠连天却不敢安睡。
“徐将军,山头的蜀军半夜就吹响了号角,怎么还没投下石头?他们会不会是忘了?”
“蜀兵越来越不守时!上次他们吹响号角之后,等了2个时辰才投下石头,这次已经3个时辰了!还要不要人活?”
“就是!刚开始时,号角声之后一刻钟投来石头,后来是2刻钟,再后来半个时辰,现在越来越久!下次再有号角,我先睡2个时辰再说!”
“绝对不行!还是小心点好!你忘了前日吗?前日正午,号角声之后,仅仅1刻钟山上就投来石头,西寨的陈校尉不是被砸死在帐中吗?”
“来了!终于来了!石头下来了!快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