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门樾的身世
“你……真是银屏?妹妹……”
榻上的妇人看清关银屏的样貌后,心头激动万分,挣扎着想要坐起来。
此妇人正是前镇军将军赵云之女,关平之妻,赵氏。
“嫂嫂快躺好,你腿上有伤,勿要乱动!”关银屏扶着妇人躺好。
“妹妹,你……怎会在此?此地吴兵众多,勿要被他们发现行踪!”
“嫂嫂,如今的长沙各县已是我大汉的疆土,不会再有吴军到来,嫂嫂勿虑!”
“大汉?”赵氏奇怪地重复着这两个字,疑惑地问道:“皇叔他……”
“嫂嫂,你……还不知道吧?建安25年,曹魏篡汉,我大汉刘皇叔为承续汉统,已于次年在成都登位称帝,立国号为「汉」,年号章武;
今,陛下为复我大汉天下,御驾亲征,已经收复多处郡县,荆州大部已是汉土,不会再有吴兵!”
“皇叔……呃……陛下……他……”
“嫂嫂,先皇为夺回荆州,为报我父亲关羽之仇,于章武元年兴兵伐吴,可惜次年兵败于夷陵,已经在永安宫驾崩,由太子继任皇位;今,我大汉陛下御驾亲征东吴,屡获胜仗,这些事,难道嫂嫂都不知道?”
“我……建安24年,夫君随父亲兵进襄阳,眼看就要大胜曹魏,东吴却趁机袭取荆州;
我听闻父亲和夫君在临沮被吴军斩首,为保住关家的血脉,从此我和樾儿就隐姓埋名……唉……”
“嫂嫂,门樾……关樾,他……真是大哥的亲生儿子?”关银屏期待地问道。
赵氏说到此处时,关银屏其实已经知道了答案,难怪她第一次见到关樾的身形和样貌之时,会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原来他真是自己的亲侄!当然,这还需由赵氏亲口说出。
“当年,夫君随父亲征战襄阳时,吴军突然来袭,公安城中一片混乱……那时候实在太乱,到处都是吴兵……
我找不到两位弟弟,也没寻到你的踪影……只能带着樾儿混在百姓中趁乱逃走……”
赵氏说着,突然泪如雨下,擦擦眼泪后继续说道:“我带着樾儿辗转来到长沙,此后一直躲醴陵城东的这个茅屋,暗中寻访你和两个弟弟的下落,又怕被吴兵看出端倪,只得私下寻找,这一眨眼,就是17年……”
“嫂嫂,公安城破之时,二哥带着我逃到城外,寻了几日也没见到你和三哥,我们就辗转回到成都;
之后,我和二哥也一直在打听嫂嫂和三哥的下落,幸得老天有眼,我和二哥、三哥终于在成都相聚,却始终未寻到嫂嫂。”
“不错,不错!老天有眼!咱姐妹终于团聚了!”赵氏长叹口气后问道:“不知……二弟和三弟可好?”
“嫂嫂,二哥曾任龙骧将军、左护卫使,多次随诸葛丞相北伐曹魏,可惜不久后病故,但留有儿子关统和关彝;
今,三弟任征南将军随陛下出征,在伐魏和伐吴的战斗中屡立战功,四位弟妹皆是女中豪杰,她们曾斩杀多名吴军将领,也算为父亲和哥哥报仇了!”
“妹妹,你可知……家父和两位兄长……”
“嫂嫂,我大汉镇军将军赵云……已在6年前病故,大哥赵统正在镇守汉中;二哥赵广带领骑兵,正随大将军攻取襄阳。”
“家父年迈,也算是寿终正寝;今,亲人皆已寻得,我也就放心了。”赵氏深吸口气后郑重地说道:“关樾这孩子很是孝顺,他年龄已经不小,却还未娶妻生子,皆是被我所累,幸得妹妹寻来,我就把他托付给你了……”
“嫂嫂,你这说哪里话?关樾有大将之才,必得陛下重用;嫂嫂,其实你的腿伤没什么大碍,只要正确施治,很快就能痊愈,嫂嫂勿要担心!”
“我这伤自己清楚,妹妹不用宽慰。如今亲人都有了着落,我可放心去矣……”
“将军!不得伤我母亲!”关樾突然冲进屋内,抄起门边的一根木棍,警惕地瞪着关银屏。
“樾儿,不得无理!”赵氏挣扎着坐起来,气喘吁吁地说道:“樾儿,快过来见过姑姑!”
“姑姑?”关樾不解地问道,见到一身铠甲的关银屏正扶着自己的母亲,确实没有伤害她的意思,这才慢慢地放下木棍。
“樾儿,这位确实是我经常跟你提起的姑姑!当年你才7岁,或许你已经不记得了:你不是吴国人!你本来姓「关」,你的父亲名叫关平,你还有个叔父名叫关索,你练的刀法就是关家的「春秋刀法」。”
“母亲……”
赵氏摆摆手,示意关樾不要说话,然后接着说道:“你还有两个舅舅,赵统和赵广,我给你的枪法图谱就是两位舅舅所赠。这些事早就应该告诉你,只怕你性格鲁莽,不小心会招来杀身之祸……”
赵氏一口气说了很多话,呼吸显得有些急促,关银屏这才注意到她的身体有些发热,想必是腿上的伤口长期没得到有效的治疗,引起的感染性发热。
“关樾!”关银屏带着命令的口气说道:“赶紧过来!将你母亲扶上马,她的伤很重,我们得尽快去军营……呃……不……去沙羡!”
“姑姑……你真是我姑姑?”关樾惊喜中带着怀疑。
“你的刀法跟我的完全一样,这是关家独有的刀法,岂会有假?要不要给你打一遍?还不快动手?”
在这个时代,很多独门武艺都有「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传统,关家的刀法和赵家的枪法亦是如此。
早年,赵统、赵广将自家的枪法图谱赠予外甥关樾,这已经是特例;
关银屏身为女子,却能获得父亲和几位哥哥的指点习得「春秋刀法」,这也是特例;
关银屏提到刀法之后,关樾自然不再怀疑。
“可是,姑姑,听说外面有很多吴兵,此去沙羡,路程三百余里……”
“关樾!你得记住:你是我大汉「前将军」关羽之孙!也是我大汉「镇军将军」赵云的外孙!我关家的人,皆是为杀敌报国而生,再多的吴兵和魏兵又有何惧?”
关樾郑重地点点头,关银屏知道他是担心母亲的安危,于是接着说道:“你放心,现在的长沙已是我大汉的疆域,此地只有我大汉的将士和百姓,不会再有一个吴兵!”
“呃……好……”
关樾终于放下心头的顾虑,赶紧抱起母亲出茅屋,然后将她放在姑姑牵来的马背上,关银屏翻身上马,十余骑风驰电掣一般往沙羡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