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做刘禅

第318章 套中有套

刘闪运动了一夜,清晨问明原因后,他并未责怪张贵人和貂蝉,反而意识到,这可能又是一个生财之道。

刘闪已经在筹着,一定要将这配方其做成丸剂,然后卖给孙权,卖给司马懿,卖给曹爽,卖给所有的世家门阀。至于价格嘛,至少要比「酱香型」贵十倍。

不过,刘闪忧心着对岸的战事,暂时没时间过多地去考虑这个,眼看点卯的时间已经过去多时,他匆忙抓起一块面饼,翻身上马,往城外的军帐飞奔而去。

江上,五百多条木筏往来不止,大批的面饼和粮草正在运往对岸。

“大将军!诸葛谨和孙权是否已经退兵?江上搞这么大的阵仗,莫非是要东进?大将军,你临时改变计划了?”

“陛下……”姜维略有一些诧异的神情,诡异地上下打量着刘闪,见其并无异状,这才慢慢地说道:“陛下,这架势,是否真的像大举东进?”

“难道不是要东进?”刘闪似乎明白了什么,疑惑地问道:“陆逊有动静否?”

“如果末将没有猜错,消息很快就会送至夏口,就看这只老狐狸是否上当。不过,陆逊上当与否,也没多大关系。”

“大将军,朕以为,陆逊上当的可能性非常大。他应该知道,我江上的木筏如果全部聚集,足有一千条之多。”

“不错。我军的粮草从江陵运来,可以在沙羡转陆路到下雉,再由大批的木筏转运至蕲春。如今,陆逊再死守着夏口,意义已经不大。”

“大将军,前几日你曾说过,我大军平安撤回蕲春的同时,还要咬下吴军一块肉。这块肉,你指的就是夏口的陆逊?”

“夏口不破,我如刺在喉,如芒在背,始终不敢放开手脚。”姜维无奈地叹道:“当年诸葛丞相六出祁山,司马懿坚守不出,我最终功亏一篑;今陆逊又死守不出,末将担心……唉!”

“大将军勿虑,今时不同往日。”刘闪自信地笑道:“我骑兵千里奔袭,突入吴军后方,破坏两个造船厂之后,我就可以造更多的木筏,暂阻断陆逊的水上粮道;我占领蕲春后,又可断陆逊的陆上粮道,他还能强撑多久?”

“陛下……”姜维苦笑着摇摇头说道:“陛下,我骑兵带去了所有的炸弹和燃烧弹。不过,他们的目标并非吴军的造船厂。”

不是吴军的造船厂?

刘闪正欲细问时,突有信使来报,貂融、高翔、邓芝、句扶、李遗等人仍坚守寨中,傅佥、马承、关索、关越则领着三万兵马越过雷水。

三万大军?关索不退反进?

刘闪闻之,突然感觉有些不对劲:姜维一定有其他的部署!

两千重装骑兵,从几十里宽的平坦大道进兵,很容易就能突破吴兵的阻截,从而穿插到吴军的后方,做出突袭吴国造船厂的架势,迫使孙权和诸葛谨退去围城兵马,看起来确实没什么问题。

孙权的大军中,有两万屯在蜀军大寨和武穴之间,另有两万屯在雷水东岸;

夏侯霸的骑兵越过雷水之后,孙权若要死战,他的两万步卒完全可以抵挡两千骑兵。

既然如此,他没必要将兵马全部回撤!

另外,诸葛谨兵分几路围着武穴,既然孙权已将大军回撤,诸葛谨为何要一同回撤?

步卒的行军速度完全比不上骑兵,就算诸葛谨和孙权同时回撤,他们根本就救不了皖口和临湖。诸葛谨应能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他为何还是要回撤?

12万吴军同时回撤,难道就为了吃掉自己的两千骑兵?这明显不合常理!

想到这里,刘闪赶紧问道:“大将军,吴军的动向,是否完全探明?”

姜维并未明确说明,而是冷冷地说道:“陛下,末将曾说过,退回蕲春之前,要咬掉吴国的一块肉。”

“大将军,难道……你以造船厂为饵,引诱诸葛谨和孙权给咱们下套,然后再故意往他们的套里钻?”

“诸葛谨重兵围困武穴,在我粮草基本能保证的情况下,如果我坚守不出,他始终无法重创我军。除非,他将我军诱出城寨。现在,我就给他这个机会。”

姜维这样说,刘闪已经确定了:姜维正在故意往诸葛谨的包围圈里钻!

前年,当姜维与陆逊在秭归一线斗智斗勇时,刘闪曾经详细地研究过诸葛亮北伐的多个战例。

在刘闪看来,诸葛亮用兵不乏奇谋,但始终以「稳」为主。

在御驾亲征吴国以前,刘闪也研究过姜维与吴国的多个战例,他明显感觉到姜维用兵更加大胆,正因为如此,他经常敢于出奇兵,经常能险中求胜。

既然刘闪都能察觉到诸葛谨的阴谋,姜维必然能察觉,也会有相应的部署,刘闪便不再担心。

昨夜,当两千骑兵越过雷水时,孙权率两万大军沿江追赶;

在武穴城外扎寨的几路吴军得到命令后,他们不理解诸葛谨为何要「牛刀杀鸡」,更不理解诸葛谨为何要做此无用的决定,但还是依令拔寨起行,往雷水东岸行进;

等到辰时时分,关索确认吴军已经全部退往雷水东岸,突然率三万大军越过雷水,往吴军中路的施绩、周胤猛扑过去。

眼看关索已经追来,施绩、周胤加快了撤退的速度。与此同时,靠近江岸的孙权,以及靠近大别山的三万兵马仍在往东退走,不过速度明显放缓。

半个时辰后。

“大将军,蜀将夏侯霸,领两千骑兵往我大军杀来!”

“令孙韶、吕岱二将,立刻在凉亭河迎敌,不惜一切代价截住夏侯霸!”

信使得令而去,诸葛问道:“关索现在何处?”

“禀大将军:关索正在追赶施绩和周胤,距离凉亭河大约10里。”

“甚好!传令:大别山的潘濬、江边的胡综,各领一万兵马退回雷水,必须阻断关索的退路;

周鲂、张梁,各领一万兵马,分别打攻关索的左右两翼;施绩、周胤,率本部的两万兵马迎战关索;各路兵马务必死战,擅退者斩!”

至此,诸葛谨已经完全了对关索的合围,他又给孙权写了封密信,令快马信使一刻钟内送到。

在信中,诸葛谨建议孙权按原定计划,将兵马一分为二:派两万兵马退回雷水截断关索的退路,其余两万协助诸葛谨的大军围歼关索。

一个时辰后,下雉,两名快马信使飞奔入帐。

“禀陛下,大将军:吴军一千二百条战船沿江而上,已达安庆地界。”

“令廖将军、吴将军加快速度,尽快抢运更多的面饼和粮草过江。”

“禀陛下,大将军:关索、傅佥、马承、关越四将依令追过雷水,距离诸葛谨的后队大约15里!”

“极好!”姜维站起身,激动地说道:“立刻给对岸发信号,令赵广、俄何率骑兵出击;令武穴的步卒越过雷水,全力支援关将军!”

“大将军,你……啥时将骑兵运过江了?”刘闪激动地问道。

“昨夜子时,诸葛谨退兵的时候。”姜维冷笑道:“诸葛谨现在仍然不知道,我六千骑兵已经过江!”

“原来如此!诸葛谨螳螂捕蝉,大将军黄雀在后!这次有好戏看了,哈哈哈!”

“不错!诸葛谨自以为围住了关索,却不知他主动放弃了坚固的营寨。在这几十里宽的平坦江岸,他想诱我与之决战,我骑兵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