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暗影将军
当初,刘闪接到治无戴的飞鸽传书,得知陈到将率领一千白毦兵,从若尔盖返回成都时,刘闪就派出数名宿卫兵,在成都以西的必经之路上等侯。
陈到武艺高强,忠于汉室,他训练出的白毦兵更是万中无一的「特种兵」。
因此,在刘闪的计划中,他从未想过将陈到和他的白毦兵派上正面战场。
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已经陷阵,白毦兵确实可以以一当百,但白毦兵再强,他们也敌不过千军万马的箭雨。
陈到归来后,刘闪也不会像先皇一样,将陈到留在身边做贴身护卫。在刘闪看来,这是大材小用!
半月前,几十名白毦兵凿沉东吴三十艘楼船,又巧妙地在吴军的饮水中动手脚,使得两万吴军被迫退回建业;
前几日,又是十几名白毦兵从天而降,轻易攻破十几道江边的壁垒。
这样的战绩,纵然有千军万马也难以实现,但「特种部队」的白毦兵却能轻松完成。
刘闪让陈到坐下,倒了杯茶送到他跟前。
“刘公子,尊卑有别,万万不可!末……陈到受不起,不可坏了礼制!”
陈到刚进门就注意到帘后的乐姬,加之向宠在楼下特别交待过,陈到也不便行大礼。刘闪给他倒茶,他自然不敢接受。
“无妨,陈将军不用客气。”刘闪确实不在意这些细节,于是转移了话题:“陈将军,你是从哪一年,开始跟随先皇的?”
“刘公子,兴平元年(194年),先皇经徐州牧陶谦的举荐担任豫州刺史,驻军小沛之时,末将开始跟随先皇。”
“四十四年啦!”刘闪感慨地说道:“当年,先皇身边有陈将军,有卧龙、凤雏,也有五虎上将!然,时过境迁,此时唯有陈将军尚在,可也白发苍苍,唉……”
“刘公子不必感慨,更不必担心!”陈到拱手行礼后,既悲壮又豪迈地说道:“当年,黄老将军年过七旬仍在为国征战!今,我陈到,还能为大汉之复兴,再战二十年!”
陈到的话让刘闪很是感动,他喝口茶后郑重地说道:“陈将军戎马一生,为大汉征战数十年,今宝刀不老,乃为我大汉将士灵魂之所在!”
“刘公子,陈到……”
陈到似乎听出了刘闪的弦外之音,脸色突然暗淡下来。
刘闪注意到陈到情绪的变化,仍然不动声色,若无其事地说道:“陈将军本为大汉之征西将军,奈何陈将军失踪七年多,征西将军已由魏延、王平陆续接任;
今,我大汉的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以及四方将军,这些军职,皆有各个将军接任,因此……”
“刘公子,陈到不要任何军职!”陈到瞥了一眼帘后的乐姬,然后拱手说道:“请刘公子转告陛下:末将只愿做个小卒,惟愿跟随陛下左右,为大汉再战二十年!”
“陈将军,我大汉假节钺者,唯有前丞相诸葛亮,大将军姜维,以及陈将军而已。”
“刘公子,请代末将转告陛下!末将即刻上交斧钺!”
刘闪接过斧钺,仔细查看后说道:“不错,这正是先皇所赐之斧钺!”
刘闪说罢,拿出一封早就拟好的诏书,正色说道:“陈将军,这是大汉皇帝亲拟的诏书:封陈将军为「暗影将军」,假黄钺。”
“刘公子……陛下……”
“假黄钺。”者,其特殊权利比「假节钺」还高!
就算没有统领大军,就算没有任何军职,也能斩杀「假节钺」以及其下的官吏,而且无需上奏。
陈到或许不知道,现在的大汉,“假黄钺。”者,唯有姜维而已!
陈到颤抖着捧起诏书,刘闪解释道:“陈将军,在我大汉,「暗影将军」乃是为陈将军特设,位视大将军,秩比万石。”
“末将何德何能?如何能担此要职?”陈到捧着诏书,赶紧下跪叩拜。
“陈将军,请起!”刘闪扶起陈到后说道:“陈将军!陛下的意思,希望陈将军能成为黑夜中的利刃,无孔不入,无坚不摧!
能斩敌于千里之外,破城于旦夕之间;令敌人闻风丧胆,自己却全身而退!不知陈将军能办到否?”
刘闪说罢,陈到终于明白刘闪之意,郑重地说道:“末将定当不辱使命,万死不辞!”
“不!你不能轻易就死!”刘闪正色说道:“陈将军乃我大汉将士之灵魂!只要陈将一日尚在,敌方就一刻不得安宁,一刻不敢放松!就算他们睡熟了,也不敢闭上眼睛!”
“末将明白!”
“陈将军,你手上的一千白毦兵,从来就不存在!”
“末将明白!”
刘闪说罢,又拿出一张早就准备好的白绢,其上画满了抓钩枪、滑轮、上升器、岩钉、膨胀钉等等奇怪的装备。
陈到看后,很快就明白某些奇怪装置的作用,但也有很多不解。
刘闪点点头,将黑色的斧钺交给陈到,然后说道:“陈将军将诏书带回成都,朝中所有官员都会倾力支持;你将此图交给黄局长,他会命人打造,也会告诉你详细的用法。你这把暗夜中的尖刀,必须磨得更加锋利!”
“末将明白!”
“陈将军回成都之前,可先往下雉一行,大将军或许有事相托!”
“末将明白!”
“陈将军,用过晚膳没有?要不要在栖凤楼……拉个铺?”
刘闪突然变了话题,语气也变得跟平时一样大大咧咧。陈到一时之间很难适应,吱吱唔唔地应承着:“呃……不用……刘公子……末将……已经用过晚膳……”
陈到突然明白了刘闪的意思,赶紧借故告退。
自刘闪进屋直到现在,王伊若一直未曾奏过琴。
刘闪犹豫片刻后,还是掏出三十个铢钱放在桌上,然后伸伸懒腰准备离去。
此时,随着琴弦的拨动,刘闪哼过的一些片段被准确地奏出,刘闪怔了怔神。
“刘公子,小女子奏得是否正确?”
“不错,你的悟性很高。但是,这首曲子很长,要整理出完整的筝谱,至少需要一个月。”刘闪拉开房门后说道:“你放心,本公子一定给你完整的筝谱。”
“刘公子,请留步!”王伊若掀开珠帘,鼓起勇气说道:“小女子愿陪在公子左右,协助公子……尽快整理出筝谱……”
“多谢你的好意。不过,还是不用了。你放心,只要整理出来,本公子必会抄录一份给你。”
刘闪说罢,转身就往屋外走去。
“刘公子……”王伊若追到门口,咬牙问道:“敢问公子大名?不知何时,可再相见?”
刘闪并未回答,很快就走到楼梯口。
“刘公子,何日再来栖凤楼?”王伊若追出来问道。
“你的琴音,犹如天籁,是本公子听过的最美之音,此生也难以忘怀。”刘闪停下脚步,回过头说道:“你放心,本公子言出必行:就算本公子不来,也会差人将筝谱给你送来!”
王伊若倚在栏边,黯然盯着刘闪的背影,眼泪夺眶而出,口中喃喃念道:
即不回头,何必不忘。
既然无缘,何须誓言。
今日种种,似水无痕。
明夕何夕,君已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