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争抢美女
“卧槽!这是本公子首先看上的!竟然有人敢抢!赶紧跳下去,把人给本公子抢回来!”
“潘公子,谁敢跟你抢啊!”一名家丁陪笑道:“潘公子,等他把人捞上来,咱再把人抢过来,这不就行了?”
“呵!还敢油腔滑调!”锦衣男子不悦地说道,趁着家丁不注意,一把将其推入湖中:“本公子让你去抢人,你还敢顶嘴?找死!哼!”
几名家丁见势不妙,赶紧跳入湖中抢人,锦衣男子仍在愤愤地骂着,领着几名家丁往刘闪这边走来。
“这位公子,凡事得有个先来后到吧?这个乐姬本公子看上了!你若想要,到前殿去寻,那边多的是!别不识抬举!”
说话的男子大约四十岁年纪,长得五大三粗,看起来比刘闪还胖,若说身体的结实程度,他肯定比不过练习多年的刘闪。
湖边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刘闪未置可否,只是礼节性地笑了笑,然后将目光移至湖中。
宿卫兵很快就绕到女子的身后,趁其不备时一把拎住她的胳膊,将她的头拖出水面后,奋力往岸边划来。
此时,几名家丁已经游过来,手中的棍棒不停地往宿卫兵的身上招呼,他只有一只手空闲着,又因为在水里不太灵活,倾刻间就挨了好几棍。
眼看又有一名家丁游向女子,这名宿卫兵突然撒开手,再猛地一推,女子慌乱中一阵乱抓,她就像八爪鱼一样,将自己前方的家丁牢牢缠住,不顾一切地往上爬。
这名家丁没想到宿卫兵会突然撒手,自然是促不及防,被女子摁入水中后动弹不得,再也没能露出水面。
水中的宿卫兵抢过棍子后一阵猛打,几名家丁自然敌不过,纷纷落荒而逃。
“这位公子,你有点不上道啊?本公子看上的人你也敢抢?打听过本公子的名号吗?”锦衣男子不悦地问道,几名家丁往刘闪逼近了一些。
“公子别误会,我只是看这名女子好生面熟,应该在哪里见过。”
刘闪如实回答,他确实觉得此人面熟,只是一时间想不起来。
“哎呦!敢问公子贵姓?”锦衣男子不悦地喝道:“你是不是觉得,每个好看的姬女都挺面熟?我潘平看上的人你也敢抢?”
“你……就是潘平?”刘闪上下打量着这名男子,不可置信地问道:“你……是吴国前「右将军」潘璋之子?潘平?”
“你的眼光还不错,竟然知道本公子的家世!”
“你父亲潘璋倒是个人物!不过,本公子还真没想到,他生个儿子会是这般模样。”刘闪不屑地说道,目光又移向湖面。
其实,刘闪只是听过潘璋之名,对其英勇事迹多有了解,也知道他麾下的马忠是个神箭手,曾射伤张绍和向宠。
不过,刘闪不知潘璋被斩之前的为人,也不知潘平的过往。
潘璋鲁莽勇猛,禁令严明,喜好建功立业。不过,潘璋天性奢侈,晚年更加厉害,一些富有的将士经常被他杀死并夺走财物。
因此,潘璋多次被人弹劾告发,孙权爱惜其的才能,也顾及他的功绩,并未过多地责伺于他。
潘璋在长阳被张绍斩首后,他麾下的部将被孙权移交给吕岱接管;
潘平也因为行为不端,被孙权流放到会稽郡。
建始之战时,陆逊为了利用潘璋麾下的马忠,向孙权上表,恢复了潘平的溧阳侯爵;
再后来,潘平被孙权钦点为细作,潜入巴东一线打探「姜维造船」的虚实,自此之后就不知所踪。
刘闪对潘平自然是不屑一顾,他出言嘲讽后也未在意,目光始终注视着湖中。
“这位公子,你竟敢小瞧本公子?敢问姓甚名谁?”潘平愤愤地问道。
刘闪并未答话。
因为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着岸边。
跳湖的女子已被宿卫兵救起,她纤薄的衣服被水浸湿后,紧紧地贴在身上;
白晰的皮肤,清秀的面容,凹凸有致的身材让人垂涎三尺,岸边看热闹的男子又发出一阵**。
由于女子的衣服多被撕破,被水浸湿后难免走光,刘闪毫不犹豫地脱下外套披在她身上。
女子喘着粗气,哆嗦着抬起头。
“刘……刘公子……真的是你?”
“你……是王姬?”刘闪犹豫着问道,他还不知道此女的姓名。
刘闪在栖凤楼与她见过两次:她第一次进房间时低着头,刘闪并未细看,在这之后,她一直在帘子后面;
第二次刘闪进屋时,她已经在帘子后面,刘闪也未细看。
刚才,刘闪近距离听到她的声音,这才确定她就是王姬,难怪刘闪会觉得面熟。
“刘公子,小女子……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
王伊若说罢,抚摸着身上刘闪的衣服,突然身子一歪,刘闪赶紧将她扶住。
“你……姓刘?你到底是何人?”潘平犹豫着问道,上下打量着刘闪,眼睛又直直地盯着王伊若。
“当今天下,还有几个人敢姓「刘」?”刘闪云淡风轻地说道:“这个姬女,是本公子的女人!你最好识相点!”
潘平怔了怔,周围的围观者也愣住了,湖边鸭雀无声。
自刘邦称帝之后,姓「刘」的百姓是否都改了姓,刘闪并不知道;
刘闪所知道的是,为避「汉明帝」刘庄的讳,姓「庄」的人多数都改姓为「严」,所以庄姓的很多人都知道,庄、严很有可能是一家。
正如刘闪所说,当今天下,敢姓「刘」的人确实没有几个:现在姓「刘」者少之又少,敢于姓「刘」者,多是汉室的宗亲,也有一些人被赐姓「刘」。当然,那个敢于姓「刘」的匈奴人已被吕祥射杀。
“你……真的姓刘?你是刘氏的哪一支?”潘平明显有些底气不足,壮着胆子问道。
如今,荆州的长沙郡已经归汉,郡内再无吴国的军事势力。
不过,一些吴国余孽,仍然以富户百姓或商人的身份生活在这里,他们并未向当地县府申报户籍,仍在等待着吴国收复这些郡县。
若在以前,这些地方仍然归属吴国时,郡内的吴国王侯自然不惧怕姓刘的人,此时的形势自然不同。
“本公子是否姓刘,或是刘姓的哪一支,这并不重要;如今,这里是大汉的疆土,郡内的每一个大汉的百姓,他们都将受到保护!
如果你还未向县府申报我大汉的户籍,你好自为之!今日,是魏家大喜的日子,本公子暂时不想动你!滚!”
眼看绝色美人就要被抢走,潘平自然不服气。
他心头暗自猜想:此人若是刘氏的近支宗亲,魏家人必会派车马前去迎侯,绝不会任由其步行入内。
想到这里,潘平虽然有些顾忌,但底气稍稍壮了许多,咬牙说道:“此女不过是个乐姬!她只是奴隶,并非你蜀国的户籍……”
“啪……”
向宠突然闪到潘平身旁,一个耳光打得潘平昏头转向,几个家丁赶紧将其扶稳,这才没摔在地上。
“你刚才那句话,倒数第五个字,本公子没听清楚,麻烦你再说一遍?”刘闪云淡风轻地说道。
“本公子看上个奴隶,你姓刘的也要抢?你刘家是不是管得太宽了?”潘平捂着脸喝道:“你可知道,今日这魏府,朱家、陆家、孙家的人都有!你别太嚣张!”
“你还是没搞清楚!以你这智商,本公子很难跟你解释清楚。”刘闪摇摇头说道:“如果你只是抢个奴隶,不论你是什么身份,也不管你是哪国人,本公子都懒得管你。
然,在我大汉的疆域内,所有青楼的姬女都不是奴隶,她们已入我大汉的户籍,就是我大汉的百姓!你身为吴国人,敢对我大汉的百姓不敬,这就该死!明白?”
刘闪确实没有说错,经过上次的「金满楼事件」后,长沙郡就处在风口浪尖:所有的青楼,再也不敢接收没有户籍的姬女;
青楼中已有的奴隶姬,全都向当地县府申报了户籍。
王伊若也是如此:她本是魏国人,临时「客串」一下乐姬,鸨母可以睁只眼闭只眼,若她想长期呆在栖凤楼,就必须拥有大汉的户籍。
现在的大汉是自主申报户籍,并没有「多重户籍」的监管措施。
许多的商旅,他们为了走商方便,其实都拥有「双重户籍」,个别人甚至还拥有「三重户籍」;
刘闪和朱熹早就知道此事,只是还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
王伊若是魏国人,刘闪对此并不知情,甚至还不知道她的名字。
不论如何,她只要在治所登记了户籍,在刘闪的眼中,她就是大汉的百姓。
眼下,大汉的百姓,在自己的国土上,反而被吴国人随意欺凌,刘闪如何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