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做刘禅

第478章 李氏蟹馆

岳阳楼,陆逊和十几名将领围在石碑前,纷纷念着碑上的刻文。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我主之志,气吞山河,海纳百川;为君之重,为臣之道,皆在这首《岳阳楼记》之中。实在可惜啊,我等现在才看到这首诗!”

“我主之志,确非孙权能比!还好孙权已经逃至倭奴国。否则,我等仍在助纣为虐,可叹可悲啊!”

“陆兄,江上有几条楼船前来,应该是陛下的船队。”我等归降大汉已有数日,却未曾拜见陛下,实在有失君臣之礼。既然陛下来到岳阳,我等应当立刻前去拜见。”

“诸葛兄所言极是!我等即刻去江岸迎候。”

一行人赶紧下楼,向宠却带着几名宿卫兵前来阻止。

“陆丞相,大将军,诸位将军,陛下令末将带来几句话:“陛下将先行一步返回成都,等到正月十六,再正式册封各位将军;现在,全军皆在休整,诸位将军无军职无任务,不必迎侯,请随意游玩,不要有任何顾忌。”

“陛下不拘小节,我等甚是佩服。既然如此,那就谢过陛下美意。请向将军转告陛下,我等将准时前往成都复命!”

“诸位将军,请!”

向宠说罢,立刻与几名宿兵返回。

“陆兄,听说你们要去青楼看戏,咱就不去了,还是去城中大吃一顿,陆兄记得来付账哦,哈哈哈!”

“吾兄,朱兄,你们咋像个饿死鬼似的?”全琮不屑地说道:“听闻各个青楼都在表演《天仙配》,这可不能错过啊!”

“陆兄,全兄,你就有所不知了:《天仙配》确实好看,不过啊,每日在治所都有免费的场次,咱吃过大餐之后,去治看戏岂不更好?

你们在青楼看一场就得两千铢,而且总共有八场啊,若是全部看完,每人都得两万多铢!这笔钱,用来大吃一屯岂不更好?”

“吾兄,去治所看戏,人多嘴杂;还是去青楼比较清静,既然是好戏,也要讲个氛围嘛!”

“不用了!咱就喜欢吃喝,品味没你们那么高,不敢与你们为伍!哈哈哈!”

吾粲说罢,与朱然、胡综、张梁一同往城中而去,其余人则迫不及待地去往天仙楼。

岳阳城中,李氏螃蟹馆。

这应该是岳阳城中最大的餐饮店,以油炸螃蟹和火锅鱼而闻名。

长沙各县,以及相邻的桂阳、零陵、武陵的富户商贾都会慕名而来;

专程绕道洞庭湖的魏国商旅,几乎都要前来品尝一番。

因此,这家店每日午间至半夜都座无虚席。

“朱兄,咱已经等了一个时辰,还是没有雅间。要不……咱就在大厅将就一下?”

“对啊,这会儿我也饿急了!咱们吃完后还要赶往治所看戏,要是错过了这一场,又得八天后才能补上啊!”

二人说话间,大厅的一桌客人刚刚起身,张梁和胡综毫不犹豫地坐了上去,几个侍女赶紧上前收拾桌椅。

几人早就听说过,大汉辖区的物资丰富,特别以美食而著称。

然而,在归降之前,就算是陆逊和诸葛瑾,他们也无法品尝这些丰富的美食。

几人刚刚坐下,一名身着大红汉裙的侍婢赶紧迎上来:“几位客官来点什么?咱们店……”

“螃蟹!大螃蟹!越大越好!”吾粲打断婢女的话,迫不及待地说道。

此时,邻桌的客人都在剥着螃蟹,其脸上满足的表情让人口水直流。

“客官,若说大螃蟹,只有阳澄湖的最大,肉质最好,味道最美,不过这个价格……”

“没事儿,反正有人付账!先来十只……呃不……每人来十只!再来两坛「酱香型」,四盘回锅肉,四桶白米饭,还有那个泡菜也来一碗!”

“吾兄,咱们这样……是不是太过份了?”胡综劝道:“要不,减半如何?”

“不怕!陆兄的家财富可敌国,咱几人,还把他吃不垮!”

“几位客官,若要饮酒,白米饭可稍后再上,另加两盘花生米,你看如何?”

“花……花生米又是何物?”

“几位客官,本店特有的花生米又酥又脆,特别适合做下酒菜,几位客官一定要尝一尝!”

“好!你店里有什么就上什么,咱不差钱!”

“好,几位客官请稍等,酒菜很快就送来!”

侍女离开后,几人焦急地坐在桌边等待,左侧邻桌的客人对酒菜特别满意,说话的声音也很大。

“唉!自从长沙归汉了蜀国,所有的东西都要花钱!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

“宋兄,话可不能这样说啊!”同桌的另一个男子说道:“以前,咱们跑一次许都,一趟才赚150万铢「当值五百」,现在跑一趟,少说也能赚三万铢「大汉万年」,若是折算下来,收入已经翻了十倍了!”

“许兄,你还真容易满足!多赚了钱又咋样?”宋氏男子一边剥着螃蟹,一边不满地说道:“以前,家中的几个奴婢管饭就行;你看现在,哼!家里的三十个奴婢,每月的佣钱就得两千多铢!”

许氏男子刚要说话,宋氏男子又不满地说道:“若是折算下来,以前吃顿饭只需十来铢;你看现在,吃顿饭没个两千铢,恐怕走不出这个店!”

“唉!宋兄啊,你就知足吧!”许氏男子摇摇头说道:“听闻成都的大将军府才十个奴婢,成都皇宫的皇后才八个奴婢,你宋家府上的奴婢,比大将军府多了三倍,也比皇宫里皇后还多了将近四倍,支出自然得增加嘛!

你也知道现在雇佣奴婢要花钱,为何府上的奴婢比以前多了六倍?再说了,咱俩几年前跑船的时候,吃顿饭哪有肉啊?”

“呵!那咋能比?”宋氏男子不满地哼道:“就算有肉,这顿饭就翻了二百多倍啊!咱也要上税二百多铢!如此高的税,就连吴国和魏国都望尘莫及!”

“宋兄,你也知道这顿饭要花两千铢,你也知道要上二百多铢的税,可也没人拦着你啊!你一直吵着要大吃一顿嘛!”

“我的意思是……成都的那个皇帝也太狠了吧!咱辛辛苦苦地跑一趟船,全都给他上税了!三年以前,哪有这些税?再这样下去,恐怕要民不聊生喽!”

“宋兄,若说三年前,长沙还属吴国的时候,你吃一顿米饭,再加回锅肉需要十五铢。

换了现在,你同样吃一顿米饭加回锅肉,只需十二铢就够。物价已经降了一大截,你为何还有怨言?”

“这不一样嘛!三年前,只有咱们吃得起白米饭和回锅肉;你看现在,家家户户都在吃白米饭回锅肉,咱再这样吃,不是自降身价嘛!再说了,宋某现在赚了钱,自然得多雇奴婢,这才能显示出宋某的身份嘛!”

宋氏男子说罢,顾不得满手的油腻,又将一块大螃蟹夹入碗中,不满地说道:“放眼整个天下,不论是魏国还是以前的吴国,家中的奴隶都不花钱。可是现在,不仅不能打,还要管他们吃喝,还要付给佣钱,世间哪有这般道理?

如今的长沙,苛捐杂税多如牛毛,那个皇帝如此横征暴敛,恐怕他的位子也做不长哦!”

“宋兄,你说话小声点!”许氏男子四周看了看,赶紧说道:“此话不可乱讲啊!若是在魏国,或是在几个月以前,就你刚才这些话,至少得满门抄斩!”

“怕什么?现在时代不同啦!”宋氏男子满不在乎地说道:“那个皇帝也知道自己的暴政,知道自己难堵悠悠众口。所以,他迫不得已下发了诏令,天下人可以随便说,也可以随便讲。哼!自从长沙隶属蜀国之后,税赋如此繁重,难道咱说说也不成?”

“放屁!”

一阵炸雷般的吼声传来,大厅瞬间就安静下来。

众多的食客循声看去,只见一男一女拎着铲子菜刀,气势汹汹地来到桌前,男子厉声喝道:“陛下确实下发了诏令,全国百姓可以随便说,随便讲!但是,你不能昧着良心乱讲!”

“你是谁?本公子说几句又怎么了?”宋氏男子不屑地说道:“刚才宋某的话,就连官兵也管不着,哪轮得到你管?你又是谁?也不打听打听本公子的名号?”

“老娘管你是谁!”妇人扬着菜刀喝道:“我大汉皇帝确实有诏令,你说这些没人管你!不过,你在本店吃饭,又敢胡言乱语抹黑陛下,这事老娘就管定了!再敢肆意诽谤,老娘跟你拼命!”

“呵!原来是老板娘啊,哈哈哈!”宋氏男子哈哈笑道:“在这长沙郡,你敢不给我宋某面子?你要不要出门打听打听?本公子只需动动手指,你这家店就得关门大吉!”

“老娘管你姓什么!现在就滚!”妇人将菜刀拍在桌上,大声喝道:“这顿饭一共二千三百铢,敢少一文,老娘剁你的手!”

“不就两千三百铢嘛,本公子有的是钱!”

宋氏男子哈哈大笑,环顾着大厅和楼上的雅间,不屑地说道:“你这家店,店面不过是租的,所有东西加起来,恐怕也不值两万铢。不过,你家的螃蟹确实与众不同。

要不这样,本公子给你十万铢,算是盘下这个店,你夫妇二人继续做菜,咱们五五分账,你看如何?”

“宋钟,你这话,好像说大了吧!”一名锦衣男子步入店内,不紧不慢地说道:“本公子劝你一句:好好掂掂自己的份量,别在这里丢人现眼。”

“你……竟然知道本公子的大名,你是谁?”宋钟回过头,怒视着刚刚入店的锦衣男子,不屑地说道:“不过,本公子懒得管你是谁!本公子也劝你一句,休要多管闲事!”

锦衣男子劝离夫妇二人后,云淡风轻地说道:“宋钟啊,你睁大狗眼仔细看清楚,这家可是「李氏螃蟹馆」。”

“李氏又如何?我管你是张氏还是刘氏?本公子想买下这家店,与你何干?你到底是谁?”

“在本公子看来,再过两年,这家店至少值三千万铢。”锦衣男子不紧不慢地说道:“你宋家的全部家产,一共也不到五十万铢吧,你到底哪来的自信?本公子花了二百万铢,才勉强买下这家店的一成股份;本公子想出五百万铢再买一成,人家却不肯多卖。所以,你自己掂量掂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