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劝降陆逊
“陆丞相,咱们终于见面了!能与陆丞相同殿对饮,本将一等就是五年,可真不容易啊!”姜维呵呵笑着,举起酒碗说道:“以这种方式将陆丞相请来,这也是迫不得已,还请丞相恕罪。”
陆逊略加犹豫,举碗同饮后说道:“这碗酒,算是答谢大将军的救命之恩。其他的话,大将军就不必说了。”
“吴国气数已尽,我大汉却如日中天;孙权生性多疑,气量狭窄,胸无大志,绝非明主;
我家太后也曾面斥孙权「有家不能齐,又何以平天下」。一个女子尚且有此见地,陆丞相,你不会连个女子也不如吧?”
姜维的话很是大胆,其中有着贬低孙太后之意,若被人上纲上线,他极有可能被兴师问罪。
当然,姜维了解刘闪的性格,他相信,自己不会因为这句不敬的话就获罪,为了劝降陆逊,姜维也顾不上这么多。
“大将军,你不必多言,陆某不会再侍二主。”
“陆丞相忠贞不二,姜某佩服。不过,请恕姜某愚钝:孙权算是「主」吗?你又侍过「主」吗?”
陆逊不想与姜维多说,但姜维问出这个问题,陆逊感觉十分可笑,不屑地说道:“一国之君,不能称其为「主」,何人才能称为「主」?”
“陆丞相,自黄巾之乱起,天下虽乱,但汉室未绝;曹丕纂位之时,孙权迫不及待地上表表达忠心;
我昭烈皇帝于西川继承汉统之时,孙权在国书上也称我为「汉」;由此看来,孙权不过是汉室天下的一方诸侯,如何能以「君」自居?”
“刘玄德欺世盗名,还真以为自己是汉室正统?实在可笑!”陆逊不屑地说道。
“陆丞相,此言差矣!”姜维正色说道:“若我没记错,献帝在位之时,你的叔父陆儁曾任汉廷的郎中令;灵帝之时,你祖父陆康曾任忠义将军,官至九卿;
建武中年,你烈祖陆续任汉廷尚书令;光武皇帝在位时,你远祖陆闳任颍川太守;陆丞相,姜某没说错吧?”
“好你个姜维!”陆逊佩服地赞道:“我陆家的族谱,你竟比我还了解!不过,这又能说明什么呢?”
“今,献帝之皇后,我大汉的太皇太后曹夫人尊居成都,向天下揭露了曹丕篡位之始末,并以我昭烈皇帝为汉室之正统;
我家陛下承先帝之志复兴大汉,伐孙讨曹不惜御驾亲征;我大汉之君尚且如此,你陆逊又有何作为?”
陆逊不为所动,悠闲地喝着酒,姜维继续说道:“自你陆逊开始,你陆氏九代先祖皆为汉臣!你祖父陆康尚且忠于汉室,死战孙策,你却置陆氏一门之荣耀于不顾,尊地方诸侯孙权为主,并且不思悔改,实为陆氏家族之叛逆!你有何颜面姓「陆」?”
“姜维,你无需激我,这些对我没用。”陆逊呵呵笑道。
“陆丞相,汉兴平二年,献帝东归洛阳。也就在这年,你陆家差点被孙家灭门,你十二岁便扛起振兴陆家之重担,这实属不易;
唉!其实大家都知道,你二十岁便委身于孙权帐下,实为明哲保身之举;
今,我汉军兵临城下,孙权败亡在即,你若继续认贼为主,不思弃暗投明,岂不让陆家蒙羞?”
“陆丞相,我家陛下锐意进取,力推新政;我大汉治下,百姓衣食富足,各个世家繁荣昌盛;
然,若是没有你这块主心骨,陆家必将衰弱暗淡。你再不弃贼人而归大汉,你陆逊不仅仅陆家的罪人,更是大汉的罪人!”
“陆丞相,想必你也知道,谢夫人乱政,谋图孙和的太子之位,孙权明知如此却置若罔闻;
谢夫人处心积虑,伪造圣旨欲置你于死地,更派出二百侍卫前往吴郡华亭县,试图诛你陆家满门;
幸得我家陛下的护佑,你陆家才幸免于难。如此种种,皆因我家陛下惜你之才。陆丞相,你再不迷途知返,实在让人寒心啊!”
“大将军!”陆逊大惊失色,赶紧问道:“你刚才说的这些……都是真的?”
“陆丞相,你见过这几人,方知姜某所言不虚。”
姜维挥挥手,几名宿卫兵带着几个人进入殿内。
“夫人?抗儿?陆喜?陆英?”陆逊大骇,急忙问道:“你们……怎么也被抓来了?”
“夫君,几天前,二百侍卫手持圣旨闯入陆家,意欲诛我满门。幸得几名壮士拼死相救,陆家上下百余人,这才幸免于难。”
“来人,给孙夫人和几个孩子看座!”姜维令罢,又对陆逊说道:“陆丞相,相信你们一家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至于能否把握,全在你一念之间。”
“报……大将军……”
校事匆忙入殿,眼见陆逊在场,欲言又止。
“有事直说,不必顾虑。”
“大将军,东吴左丞相顾雍,手捧孙权的降表,正在寨外求见!”
“降表?孙权要降了?这会儿才卯时,天都没亮!我才刚烧他第三座粮仓,这么快就忍不住了?”
姜维冷笑道:“让他进帐!”
陆逊犹豫着是否出帐回避,顾雍已经手捧降表入帐,他瞥了一眼陆逊,赶紧上前说道:“大将军,汉军已经兵临城下,我主体恤城中士卒性命,不忍城中生灵涂炭,特命外臣前来请降。”
侍卫接过降表呈给姜维,顾雍继续说道:“大将军若能应允,我主将按礼制,三日内备足亡国之礼,城中文武皆着衰服,素车白马,肉袒面缚,衔璧牵羊,西门请降。”
姜维满意地点点头,正欲说话,诸葛果抢着说道:“大将军,国君的出降和受降非同小可,乃是国礼!既然陛下和史官正在石城,我等身为臣子,绝无僭越之理,可马上派人迎陛下前来,我等做足准备即可。”
“不错,确实应该如此,还是夫人想得周道。”姜维正色说道:“顾丞相,你可转告孙权,将出降时间定在七日之后。”
“大将军,绝无问题。”
“甚好!”姜维考虑到自己三面围城,为了让陛下受降后安全地进入建业,于是说道:“既然孙权有意出降,必须大开四门,城中兵马全部放下兵器,一日内由东门出城,交由我军安置;孙权还需下一道圣旨,诏令江北的兵将放下兵器,立刻向我军投降。”
“那是自然!”顾雍赶紧说道:“我主已经拟好圣旨,大将军可命人送往江北,诸葛谨见到圣旨之后,定会出降。”
“甚好!城中兵马出城之后,建业的城防,城中治安,皇宫内外,必须交由我军接管。”
姜维说罢,顾雍略有为难地说道:“大将军,按照礼制,在我主正式出降之前,贵军可以入城维护治安,可以接管城防,可以驻于皇宫外围,但不得进入皇宫,因此……”
“有这种礼制吗?”姜维疑惑地问道,帐中兵将全都默不作声。
诸葛果犹豫着说道:“大将军,皇宫毕竟是孙权的内宫,就连旁支宗亲和外臣也不能进入。在陛下正式受降之前,我不宜入宫,派兵守在宫外即可。”
此时,熟悉各种礼制的「太常」孙玄并未前来,姜维能做的就是迅速接管建业城,确保城中内外的安全。
“顾丞相,你可回去转告孙权:在明日正午以前,城中兵马必须出城:其他受降细节,你可随时与本将商议。”
顾雍点头应允,告退之后,姜维立刻命人将降表送往石城,再令关银屏引五百骑兵前去护送。
毕竟从石城来到建业,沿着江岸的陆路骑马前来,比战船的速度快得多。
“传令:高翔、邓芝、马承三将,各引五千兵马,密切注意东、南、北三门;关樾、周鲂二将,引兵两万屯于西门,吴兵出城之时,务必将其安置好,绝对不能生乱;俄何,引骑兵一千五百,协助城西兵将。”
传令的校事离开后,诸葛果说道:“夫君,既然孙权出西门而降,我得尽快将出城的降卒转至他处,再给铁臂将军传信,请他派白毦兵隐藏各处,确保陛下之安全。”
姜维最在意的就是刘闪的安全,他部署妥当后对陆逊说道:“陆丞相,想必你也看到了,孙权已降我大汉,你还在犹豫什么呢?”
“大将军,吴国确实已到穷途末路,你家陛下也对陆家有恩,陆某感激不尽。然,犬子陆延之死,与你家陛下有莫大的关系……”
“啪……”
一个巴掌拍在陆逊的脸上,陆逊赶紧低下头。
“你这老东西,简直不知廉耻!能将一个青楼女子逼至绝路,还好意思怪罪别人?”孙茹厉声喝道:“兔子逼急了也会咬人!那个女子,老娘早就查得一清二楚!陆延之死,皆是你父子二人咎由自取!”
诸葛果见过性情豪放的杨兰,也见过既彪悍又柔情的关银屏和鲍三娘,却未见过如此暴戾凶悍的孙茹!
敢当众责打自己的夫君,恐怕只有她那种皇室之女才做得出来。
帐中几人全都愣住了,陆逊乖乖地低着头一语不发,孙茹继续喝道:“老娘说过,老娘还能生!这不是又给你怀了一个么?老娘已经准你纳妾,你也该知足了!”
“夫人……”
“吾父虽然害死许多陆氏族人,但老娘委身于你,又给你生儿子,这也算替父赎罪,就算你与孙家有怨,这也两清了!
你从建安八年投到孙权帐下,为他效力三十多年,就算孙家对你有恩,这也两清了!
今,孙权放任谢夫人胡作非为,竟敢谋取老娘性命,你再敢认他为主,老娘迟早弄死你!”
“夫人……”
“你住口!”孙茹喝止陆逊后,又一个巴掌拍在他的脸上,厉声喝道:“你陆家上下一百多口,谁愿意跟你归隐山林?老娘习惯了锦衣玉食,哪吃得下粗茶淡饭?
你若敢归隐山林,老娘就带着陆抗和肚里的孩子去改嫁!
如今,幸得大汉陛下不弃,并且有恩于陆家,你再不知好歹,休怪老娘弄死你!”
“夫人……我……”
看着孙茹高高扬起的巴掌,陆逊吓得鹌鹑一般,赶紧低头求饶:“夫人……一切都听你的……只是……这里的人实在太多……咱回家再打……呃不是……回家再说……”